有了向导,行军倒是顺畅许多。
    五个向导分开的措施非常好。
    不能沟通,还知道其他的向导存在,给这几个北匈向导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不愿意背叛北匈,却也知道,如果不按照大雍的军队指挥引路,自己的部落将会迎来灭顶之灾。
    即使再标榜游牧民族的狼性,他们也是人。
    对大雍人狠,不等于他们是真的狠人,只是势在哪儿罢了。
    整个部落的老幼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几个北匈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之路。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的原因。
    几个北匈的向导纯粹的认为,那个大雍的年轻将领,带着千八百人深入大漠,寻找金墩城,纯粹就是送死。
    几个人甚至天真的人为,把齐棣的天军带到北匈南院王城,不但不是错误,还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抱着这样一个心态,几个北匈的向导竟然老实的很,甚至告诉齐棣他们许多在沙漠之中行走的捷径。
    大漠之中,白日温度升高的严重。
    到了夜晚,温度却骤然下降。
    这个时节,天气本就渐渐转凉。
    夜晚的大漠,更是比大草原要凉许多。
    好在,天军这群家伙,都是训练有素,体质都还算过得去。
    否则,温度骤升骤降,伤风感冒就得放倒一批人。
    几个北匈的人,倒是适应了这种生活。
    白天,齐棣命令每个人都要搜集沙漠之中见到的枯木。
    好在这片沙漠,不是那种纯粹的沙海。
    零散的能看到一小块绿洲,或者一片枯死的灌木丛。
    夜晚,这些收集来的枯木,就会变成一堆堆篝火,让大雍天军们围着取暖。
    那几个北匈的向导,最初觉得这些大雍士兵,没什么特殊。
    可跟了几天,就发现,这支队伍的不同之处。
    他们每到夜晚,升起篝火之后,不是向北匈人那样,喝酒吃肉,载歌载舞的狂欢。
    而是有一个什长之类的小头领,带着大家一起学习……
    没错,这些以砍人为生的士兵,竟然在学习。
    甚至开始有人在大漠平坦的沙洲上,写字。然后一群傻大兵,跟着异口同声的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