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分的对啊!要不分家,这日子怕还是过得苦哈哈的,那有现在这么好!
说起来,这家还是女儿闹着要分的,女儿那么小就看清楚顾家老宅那边的人心狠手辣,自己这个当爹总念着那一份别人根本就没放在眼里的亲情,差点害死妻子,女儿。
看看现在过的好日子,顾金康感触很多,以前在村里夹着尾巴做人,没法啊!人穷气短,现在在村里走路都是仰首挺胸的,见人都是别人首先和他热情打招呼。再也不是自己凑上脸去,别人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表情。
村里有媳妇闺女做布娃娃赚工钱的,更是对顾金康笑脸相迎,直夸他养了个好闺女,享福的命。这闺女又嫁在本村,随时随地都可以孝顺他。
被村里人这么一说,顾金康突然觉得女儿嫁给楚靖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在一个村里,想女儿了随时都可以去看她,不像其他嫁得远的,想见闺女一面都难。
只是要请人工,顾金康有点心疼银子,想替女儿节俭两个,“明珠啊!不请人行不?我和你娘应该忙得过来,这样就可以节约两个人工下来,一年可以节约不少银子。”想了想,顾金康觉得还是不请人为好。
顾明珠知道便宜爹想给她节约工钱,便抱着顾金康的胳膊撒娇道,“爹你不必替女儿节约,爹可不能太劳累了,身子要紧,若把爹累出个好歹,娘怕是要不依的。”
顾金康被女儿缠得没法,只好点头同意,却是提出条件,这选人得由他来选,他可不想要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来店铺帮工。要实诚,做事勤快的人来店里。
顾明珠连连点头,便宜爹经验丰富,选人定不会差。
只要不累着他,他想怎么选就怎么选?顾明珠还是蛮心疼她这个便是爹的。
“温棚里的蔬菜娘可以去叫赵大婶,李大婶,二柱娘她们来帮忙采摘,这是第一次出货,可要弄得干净利索些,给百居楼留下个好印象!”顾明珠望向李燕聘道。
李大婶,二柱娘,赵大婶几个人干活还不错,给顾明珠留下了好印象,妇人做起这些事来比男人耐心,仔细些。
李燕聘点头道,“这事情我会照看仔细的。”女儿赚钱不容易,每个月都还要贴补自己和顾金康五两银子,怎么说都该对女儿的事情上心些。再说了,女儿嫁去楚家,这贴补点的是自己的私己钱,楚靖虽没意见可作为女儿的娘家,也得给她争口气,别的地方帮不上忙,就多出些力气。
乡下人有的是力气,李燕聘原先在顾家老宅除了做家务,还经常跟着顾金康下田,农忙季节更是像男人一样干活。
到是分家之后,除了秋收下个几天地,就连种小麦都由女儿包办了,到是一次地也没下过,女儿在荒滩上忙得脚不沾地,她却没能帮上什么忙,她总觉得愧对女儿。
因为要忙温棚里的事情,李燕和顾金康坐不住,和顾明珠聊了几句就匆忙走了。
顾明珠估算着一个下午的时间,四个人应该忙得完。
顾金康夫妇一走,雪香就把燕子领了进来,燕子看见楚靖在场,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惊慌,然后离得楚靖远远的,眼睛朝顾明珠看过来。
顾明珠扶额,燕子这胆小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楚靖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她怎么就那怕他呢?
燕子在女红方面有天赋,现在做的芭比娃娃比顾明珠做的还要精致,好看。而且做事谨慎小心,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歪歪肠子。
现在布娃娃的货都是燕子收上来,记账。然后坐赵大叔的牛车送到布店大嫂那里,再和布店大嫂记账,点货。
这些燕子都做得很到位,账目明了,银钱分明,没出过错。
最关键的的是燕子识得字,在乡下,女孩子基本上是不会送到学堂去读书的,当然也就不会识字,记账做账却是非要识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