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消失的天才(2 / 2)

峪村后面的山里发现了大理石矿,路很快就修通了,随即成立了国营矿场,封闭了几百年的张家峪村就这么忽然之间打开了眼界,村里的子弟从此都可以进矿场做工人,张家峪也就从原本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到了八十年代末,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大理石矿采掘殆尽,国营矿场开始连年亏损,举步维艰,已经到了无以为继即将破产的时刻,县矿业局和乡政府为了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对矿场实行了私人承包的措施,就在所有人都不敢接手这个烂摊子的时候,当时还是二十多岁毛头小伙子的张志强站了出来,胆大包天的H县矿业局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

所有人都认为这小子疯了,大理石已经采光了,矿场也肯定完蛋了,这个时候跳进来,不是疯了是什么?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张志强一个人背着个包国各地跑市场,敏锐的为矿场找到了一条新的商机……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不起眼的灰石头,这个东西的学名叫石灰岩,是制造水泥的最主要原料,在这个国大搞建设的疯狂时代里,水泥是最紧俏的商品之一,石灰岩自然也就成了市场里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找到了新商机,再不用发愁销售的问题,张志强开始对内狠抓管理,实行原始的多干多得制度,大幅提高奖金的额度,把矿场上的工人一个个都刺激得干劲冲天,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让矿场扭亏为盈,从此开始了他白手起家的传奇。

后山的矿场让整个张家峪村都富了起来,富起来的张家峪,相比起周边其他那些贫困村,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村子里随处可见一些二层小楼。

只不过随着后山矿场的关闭,张家峪村的许多小楼都空了,作为丰城县最富裕的村子之一,很多人都搬到县城甚至是府城里住了,毕竟村子建设的再好,也比不了县城和府城那么方便,至少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就是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