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改善生活。
不过大二之后,刘长安就去的少点了。
而且上辈子刘长安前几年屡屡败北,大伯家支援了他不少,等他成功准备回报大伯家时,却又穿越了。
那就这辈子报答吧。
大伯大伯母都是知识分子,一个大学老教授,一个国企干部,双双退休,住在大学家属院里,生活相当安逸。
大伯性子寡言少语,温和谦逊。
大伯母书香气质,温文尔雅。
“大爸,这个是计步器,每天走一万步就行了,过犹不及。”跟大伯说话,刘长安就说的土话,刚好满足大伯这些年没有说土话对象的愿望。
大伯其他都好,就是血压一直下不去,退休后也坚持锻炼,刘长安专门给他买了个计步器。
“长安,工作签了没?怎么看着瘦了啊?今天给你做个红烧肉补补。”大伯母和蔼的关怀了几句后,便出门买菜去了。
随后,便是一如既往的忆苦思甜了。
“你奶奶那时候是真的坚强,我那时候小啊,不懂事……”大伯几乎从来没有给刘长安说什么大道理,甚至在人生路方向上,也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说的最多的,就是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辛酸,还有就是讲老一辈的事迹。
刘长安开始听还挺稀奇的,但是久了,听得次数多了,就有些枯燥了,不过每次依旧是耐心的充当着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直到午饭时间,大姐和大姐夫回来吃饭,大伯才终止了回忆。
大姐和大姐夫都是博士在读,不过都已经留校任教。
因为又要备课,又要搞学术论文,非常忙,饭点都是回来吃饭的。
“长安,想好了?不考研?”大姐夫老家千里之外贫困户,真正是靠着读书改变了命运。
起码现在在大伯一家的帮扶下,也有了自己的家,算是真正的城里人了。
所以他一直劝说刘长安继续考研深造。
“不考了,早点挣钱。”刘长安微笑着回答。
“嗨,你爸妈还年轻,还能再干几年,你现在急着去上班,能挣多钱?你要知道等你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那工资至少翻两倍!千万别鼠目寸光。”现在大伯家,因为大伯和大伯母性子比较柔弱点,大姐是个女人,所以大姐夫基本是家里说话声音最大的了,对刘长安说话,会直点。
“哎,不能这么说,人各有志,况且境遇不同,选择自然不同,而且未来人生的成就也不能以学历高低评判,特别是,不管考研,读博,都应该是做学问,最好不要跟利益挂钩。”大伯微微摆了摆手,和颜悦色的说道。
“来,长安,尝尝今天这红烧肉。我反正觉得你可能成为你们老刘家最有出息的人。”大伯母适时的帮刘长安夹了一块红烧肉,并且转移的话题。
刘长安之所以大二后不怎么来大伯家,就是因为大二大姐结婚,大姐夫每次都会以过来人身份给刘长安指点江山,虽然大姐夫也许是好意,但是刘长安却实在是不怎么喜欢。
“预祝长安前程似锦!”大姐端起雪碧朝众人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