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李蓉江城遇林弘(3 / 4)

这是李蓉和桃花第一次远行,路途的疲惫,暂时散化李蓉对李雯故去的哀伤。

“蓉儿,我带你们去看看黄鹤楼吧,那个地方值得一看。听说历朝南来北往的人,除了从大运河行走,都会经过这里。”

李索见李蓉虽然没有先前那样感伤,但是一直没有笑容,于是提议道。

李蓉听了点头道“我在书上看过黄鹤楼的故事,说这里曾经是仙人度化凡人的地方,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写过诗,索姨去过么?”

李索点头道“是,十六年前,我和你父母亲还有你舅舅去过。蓉儿你不知道,那时你母亲正怀着你呢。”

李蓉道“索姨,那我们今天这里住一晚吧,去那里好好看看。”

李索点头道“也好,顺便我们这里多配些药,从这里官道去河南,还有半个月呢。”

半个时辰后,李蓉李索桃花三人,在离黄鹤楼不远的一个街道,找了一家不大的客栈住下。

冬日的江城,虽然阳光普照,但是分外寒冷。李蓉三人匆匆吃过中饭,问过掌柜,得知黄鹤楼不过半里之遥,于是步行出来,往黄鹤楼走去。

三人登上黄鹤楼,李索看了一下四周叹道“蓉儿,你知道吗,听说这里原来叫夏城,有人说当年赤壁大战也在这里,还有人说这个楼阁原是一个姓辛的人开设的酒楼。每个人来到这个楼阁,不管是什么样的心境,都忍不住感叹万千。”

李蓉叹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我最喜欢这两句。现在站在这里,不得不服这诗人写得真切!”

李索也感叹地说道“前日在庵堂看一本唐诗,见到王勃一句诗,不比这个两句差。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当年我和你舅舅父母亲站在这里看江水,如今眼前的江景依旧。一晃十五年了,就像在昨日。如今你舅舅母亲都已经走了,只有我这个半死之人站在这里。”

李索说到这里,忍不住泪水纵横。

见李索如此感伤,失去的那只胳膊,空袖随风飘动,李蓉也有些凄然,忙扶住李索安慰道“索姨,这里江风大,我们回去吧。”

李索长叹一声,点头道“也罢,江南和江北就是不同,比我们那里冷多了。”

一旁的桃花道“索姨,阿蓉,要不一会儿我们去买件厚一点的披风吧,说不定路上会下雪呢。”

李蓉答道“桃花说得对,我们先买药买披风,然后回去好好歇息,这外面有点冷,明天迟些上路也可以。”

三人走下楼阁,见街上两旁的店铺虽然不大,但是人来人往热闹。街道一边都是小吃,和江南的口味都差不多,飘来阵阵香辣味,另一边是布坊药坊一类。

李蓉和桃花扶着李索先去药坊买了一大包药,然后又去买了三件厚披风。快到客栈时,李蓉看到旁边一家店铺,上面挂着漆黑四个大字“双木书坊”,不由道“索姨你看,这四个字写得真好。”

李索抬头看了一下,点头道“这几个字比我们庵堂那个几个字还好,原来主持说我们那里的几个字,还是百年前高人云游到那里留笔一直传下来的,这几个字倒有几分那种风格。”

李蓉道“我一会进去看看,买两部书路上住客栈时看看。能写出这么好的字,想必那个掌柜不是俗人。”

李索点头道“民间隐士多呢,大隐于市,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三人回到客栈,李蓉和桃花去取了热水,帮着李索换药。

帮李索换好药,李溶见李索有些困意,于是嘱咐桃花留下陪着李索,自己带了小包袱去双木书坊。

李蓉一进书坊,只见一边柜子那里,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面容俊朗的男子,好像正在抄写什么。那人见了李蓉进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