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榫卯(3)(3 / 4)

大时代的梦 莞简妤 7402 字 2020-02-05

资在122不等。

哪怕是十级木工,他做一组粽角榫的时间也需要半天。

虽然榫卯也有大部分以机械辅助,半手工的形式,但是手工的技术和工具还是要精确掌握。

现在学徒太少了,青黄不接,不管是家具工还是雕刻工,工厂里尽是年纪大的先生在操持着,出品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既然榫卯成本这么高,而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材料价值的要求都很高。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

这些材料才能承载榫卯的价值,进一步在市场上就看到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的红木家具了。

榫卯只是结构的一种选择,尤其到了现代的消费方式下,我们更多时候只是需要便宜,够用就行的家具。

但是榫卯又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在古代榫卯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传承和革新。

我们看到的很多设计师的产品都有在尽量加入榫卯的元素。哪怕是机械出型也能带来些诚意。

更希望的是在机械化的进步上,让更多的优质榫卯能够尽量多的脱离手工,这样带来的榫卯家具和产品又能更容易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整个夹头榫平头案的组装方式也是纯榫卯,无钉无胶,手工简易安装后基本达到了不可拆卸家具的牢固度,也证明只要榫卯的工艺足够,不可拆卸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也可以算是在榫卯文化上的传承与革新吧。

瑞士最大的木建筑房屋,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以日本传统建筑工艺,独特的榫卯结构建造。

只有外立面使用了玻璃和钢材的材料。

木材使用云杉,材性稳定,美观而耐水,是常用的建筑与家具用料。同时适合切削也常作为雕塑材用。

建筑使用木结构,但是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部件。通过高精度的电脑加工机械完成,然后再到现场组装而成。

建造时,工人将事先做好的木构件按照图纸精确组装。大大节省了施工和吊装成本。而且材料又是从规划林里采用的云杉。建筑上严格恪守了低碳环保的环境责任。

我觉得题目不应该把家具和建筑混为一谈,因为木家具现在还用,木建筑在中国几乎看不到实用目的的应用了。从答案来看,要么答家具,要么答建筑,角度完不同。

对于家具我完不懂,最高票答案说的引起一些争议的“榫卯不可拆卸”观点完是指家具说的,我没有发言权。

木建筑的榫卯绝对是可以的,而且必须可以,除了维修目的外,榫卯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利用间隙吸收变形,缓冲能量,这是木建筑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的原因所在,如果做成刚性的不可拆卸,也就不会有地震中墙倒屋不塌的表现了。

对于建筑,也要分开看,第一种情况,中国的仿古木建筑,只要不是水泥的外观仿古,那肯定是榫卯结构,这是传统木建筑的固有属性,不可改变的,比如香港志莲净苑,西安青龙寺惠果空海纪念堂,必然是榫卯

第二种情况,在中国没有什么着名实例的,现代木构建筑,这是可以不用榫卯的。比如汉诺威世博会主会场,日本大馆树海体育馆,吉芭欧文化中心。

因为木头这种东西的材料特性,其建筑的关键所在就是要解决节点问题。榫卯是一种传统的解决方式,在传统条件下也比较成功。但是现代木建筑用的则多是另外一种方式金属节点。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图片已经可以看出,由于现代计算机解析技术的发展,复杂的力学计算得以实现,加上木材易于加工和拼接的特性,现代木建筑从平面到空间都发展成了一种格外自由的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几何构造,这也对节点的刚度和自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金属节点,和这一趋势是一致的。

从上面列举的建筑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