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榫卯(4)(3 / 4)

大时代的梦 莞简妤 6736 字 2020-02-05

,再组装即可(如图)。

具体是先把桌承中短(竖)的圆榫头端卡在长(横)的榫槽端,注意圆榫头朝外(反方向)。把桌腿(方形榫头)卡进榫槽,再把圆榫头端逆时针转90°。方料归位后,这样三根木材相交并相互咬合,就形成了传说中的“三叉榫”。

早在远古时期,榫卯结构便运用在建筑当中,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将榫卯技术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

榫卯结构的魅力,如何做一张不用钉胶,且可自由拆装的。

由于本桌子是由纯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所以制作的时候对榫卯的标准性要求会很高,最好辅助一些电动工具,另外木材。

中国古代,榫卯结构即用在建筑领域也用在家具领域。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榫卯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榫卯的合理运用和制作的精密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家具的结构是否严谨、牢固,影响到家具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家具的美观和艺术性。一件家具如果遍布钉眼,接合扭曲,都不能算一件‘能用’的家具,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更无从谈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人。

古代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结构便能清楚的反映。所以,榫卯结构是木匠的灵魂。

而榫卯结构的背后,也暗藏玄机。

两块木头,一凹一凸,一阴一阳,互补共生。

恰如太极的阴阳两极,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

经历风风雨雨,那些屹立千年的建筑,是什么赋予它永恒?

是榫和卯的天衣无缝,不离不弃,造就了千年的传奇,造就了地老天荒的陪伴。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溢彩的美。

榫卯,是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一榫一卯,一转一折,暗藏玄机。

榫卯,不用一钉,却能做出巧夺天工的家具,浑然天成,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