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闻其声”。
用指甲由手心向外轻轻扫过锡器,97的合金锡器有清亮的金属声和短暂的回音;999的锡声音不脆亮也没有回音,属上乘锡器。
锡匠是民间以制作锡器为生的手工匠人,他们通常挑着挑子流动经营,但也有一些老锡匠会有自己经营的铺面。
锡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主要成分是锡的青铜器了。
到了明朝时期,在云南、福建、广东等地逐渐出现了以锡为材料而制成的器皿,即锡器。
由于其具有方便实用、保鲜性能佳、可塑性强、可循环使用等优点,锡器逐渐成了老百姓最常用的日用器皿之一。
在二十世纪初,几乎家家户户中都有锡器的身影,例如锡制的水壶、茶叶壶、酒杯、酒壶、香炉、灯台等,在一些地方,一套完整的锡制品甚至成为当地嫁娶时必备的礼器。
锡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有熔化、铸片、造型、剪料、打磨、焊接、抛光、装饰、雕刻等工序,这些工艺都依靠锡匠手工完成。
在制作锡器时,锡匠首先要将锡熔化,然后倒人不同的模具中制作坯料。制作坯料的模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整的锡板,另一种是带有龙风或者其他装饰图案的锡板。
根据制作的锡器的不同,锡匠会选择不同的模具来制作坯料。坯料制作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进行裁剪,将平整的锡板或者带有图案的锡板根据制作需求裁剪成为各种各样的样子。
随后锡匠会对裁剪好的锡样进行敲打打磨,这也是锡器制作过程中最为费时费力也是最考验锡匠手艺的步骤,锡匠会使用特定的工具,如小锤头,把锡片敲打成为锡器上的一个部件。
若是锡匠想要做一个锡制的水壶,就需要将裁剪好的锡片打磨成为立体的壶身、壶嘴等部件,若是在打磨过程中不能将锡器的部件制作得精细完美,那么随后的焊接和拼接就无法顺利进行了。
打磨完成之后,锡匠就会把各个小部件用焊铁焊接起来。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锡匠会事先在需要焊接的接口位置抹上松香,随后通过焊接拼接成锡器。
最后就是抛光装饰了。锡匠用挫抛光纸等抛光工具来对焊接好的锡器进行打磨抛光,如果需要的话,还会在其上进行一定图案和花纹的雕刻装饰,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一件完整精美的锡器就完成了。
除了直接制作锡器之外,锡匠们的另一项主要工作便是修补和重制锡器。由于锡金属的硬度相对较低,锡器十分易磕碰损伤,再加上锡器不耐高温和低温,经常会有磨损或者破裂,因此修理锡器也就成了锡匠们常进行的工作。
锡匠修理锡器用到的主要工具是一个用来熔化锡的小熔炉、小铁锅以及用来焊接锡器的专用吹焊管。
锡匠拿到破损的锡器后,会首先判断破损的位置和需要熔炼的锡的量,随后便会在随身携带的熔炉和铁锅中熔炼锡。
修理锡器所用的金属锡有时由主人,若是主人没有合适的旧锡用来修补,锡匠会用自己的锡板或者收来的旧锡器来熔炼锡液。
当锡熔化之后,锡匠会使用一种叫吹焊的工艺来对锡器的破损部位进行焊接。锡匠将一根长长细细的弯头铜吹管叼在自己的口中,对着煤油灯或是蜡烛的火焰缓缓地吹气。
随着锡匠吹出的气体,火焰飘向锡器上需要焊接的破损处,在火焰的灼烧下,锡器的温度迅速地升高,焊接处的温度达到高温焊接的需求之后,锡匠就会使用熔炼好的锡液对该处进行焊接。
当锡器上所有的破损部位都被焊接好之后,一个锡器就修理好了。若是锡器的破损较多,不易进行修理,主人就会要求锡匠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