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珐琅表(5)(2 / 4)

大时代的梦 莞简妤 7436 字 2020-02-05

大师协会主席杜夫先生为孔氏题词“为美丽的珐琅工艺喝彩”。法国钟表收藏家协会主席这样写道“很荣幸参观来自中国的珐琅,希望中法在钟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交流。“

2017年,是孔氏连续第四次参展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巴塞尔市政府特意在市政厅为孔氏及中国钟表代表团召开接待晚宴并升起五星红旗,瑞士历史最悠久最辉煌的600年艺术殿堂巴塞尔市政厅永久收藏孔氏大明火微绘珐琅腕表一枚!

孔氏珐琅腕表,虽然比欧洲迟来了三百年,但因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优秀的工匠精神,使得孔氏珐琅腕表工艺完可与国外顶级腕表品牌媲美,同台竞技也毫不逊色,打破了只有欧洲顶级品牌腕表品牌才能制造珐琅腕表的技术壁垒。

如今国外掌握珐琅腕表制作技艺的大师也只有十人左右,而孔氏在十年间培养了四十多名珐琅工艺师,相信孔氏在专注珐琅腕表研发生产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坚实!

说到珐琅工艺,积家做得很到位,尤其是它的微绘珐琅更是表界翘楚。透过品牌的珍稀工艺工作坊,珐琅彩绘师傅们在小小的表盘上,将古今中外世界名画微绘其中;每个细节在显微镜头下观看毫无瑕疵,可见技艺之高超!

积家拥有自己的珐琅技术,工作坊中的珐琅彩绘师透过极纤细的鹅毛笔,以细腻笔触在碟盘上绘制各式作品,它可能是捷克慕夏的画作、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或是法国画家秀拉的点画,每种风格各有不同,然而繁琐又困难的制作工序是它们的共通点。

微绘珐琅根据不同颜色的需求调制釉料,并将绘制好的作品放进高达摄氏度的炉窑中烧焙后,反覆进行17到22次。中间只要温度没控制好,就必须「砍掉重练」,让人相当佩服这些师傅们的技巧、耐心与毅力。

展览的微绘珐琅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可以分为微绘珐琅混搭创作,以及与金雕工艺的结合。

何谓与微绘珐琅混搭?来自西方的珐琅工艺,结合中国绘画之父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或是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等名作,将珐琅与水墨画、创作于木板的浮世绘,甚至像是秀拉那独特「点画」的风格结合,产生独特的美感。

另外一类则是结合金雕工艺的作品,包含翻转系列珐琅腕表《四季春》、《四季夏》、《四季秋》这几只灵感取自捷克画家慕夏画作的时计。它们除了以微绘珐琅将画作呈现于表盘上,并以金雕方式完成周边的花纹,将这两项复杂工艺结合,也带来层次感。每款作品大约得花费珐琅彩绘师们100小时左右制作时间,耗时、费力,也成就了表盘上这些世界名作。

背面看名画,腕表正面则拥有截然不同的工艺。透过工匠巧手刻出的扭索纹路呈现于表盘,并以不同颜色的半透明大名火珐琅覆盖蓝、绿、棕等色彩,让腕表正、反面都很有「看头」。

珐琅是一种古老的装饰技艺,工匠用矿物质粉末绘制出纷繁明艳的图案,再通过反复烧制,最终留下永不褪色的画面。这种面对时间流逝仍保持着最初面貌的装饰技艺,与隽永的钟表有着天然的共性。自古以来,珐琅工艺就是装饰高级钟表最明媚的一抹亮色。如今掌握珐琅工艺的工匠少之又少,仍保有珐琅工坊的制表品牌更是屈指可数,2018年日内瓦表展期间,我们探访了瑞士雅典表的珐琅工坊,近距离接触这门悠久而神秘的手工技艺。

雅典表与珐琅工艺的渊源已久,从1980年代起,雅典表就同位于勒洛克(écadranssa珐琅面盘工坊合作,在制表业展开珐琅工艺的文化复兴。这家着名的珐琅面盘厂由珐琅大师年所创,长期以来一直是雅典的合作伙伴,直至2011年,家族打算放弃经营,后来遂由雅典表买入百分百的股权,纳为旗下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