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练兵(一)(3 / 3)

作战一般以掠夺财物和人口为主,轻易不对一地实施占领,所以每攻占一地,往往要抢光杀尽,边境百姓身受其害。不过这些都是当初的一些印象,我在狱中这么多年,如今情形恐与当初有所不同。”

王强沉思片刻,问道“清兵如此强悍,那么当初袁督师屡败他们靠的是什么?”

“清兵虽强,却也有弱点。他们以骑兵为主,而且皮甲厚重,在平原作战有优势,但在山地、密林作战就不行了,骑兵动作虽快,但是不利隐蔽埋伏,在计谋的选择上就受了限制。他们不带粮草,所以不能久战,一遇坚城久攻不下,就会浮躁以至军心动摇,如果看准时机进行反击往往能得手。当年袁督师就是依靠关口城坚,消耗敌人实力,屡屡挫败清军。而且袁督师善于用兵,会利用山地丛林打埋伏,还有就是有红夷大炮相助。”

“红夷大炮?”王强问道。

“是!当年朝廷从海外购买了几十门红夷大炮配给给边关。满清骑兵什么都不怕,就怕红夷大炮。这红夷大炮炮火能及三四里远,威力惊人,一炮过去就能杀伤一片。满清的战马一遇到火炮攻击,就会惊得四散狂奔,将士兵摔下马来,清兵一旦失了马匹,那就成了瘸腿羊,任人宰割了。”

“哦!原来红夷大炮这么厉害!”王强说道。

李刚一番分析介绍,条理清晰,深刻透彻,王强听了,心中叹服“这个李刚还真是有两下子,看来我是没有挑错人。”他对李刚一拱手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受教了。”

王强带李刚在特区转了一大圈,询问特区边界的防御工事的修建和兵器制造方面的意见,一路走一路请教,李刚一一作答,提了不少建议,王强认真记在心里。二人聊得兴起,不觉走到了校场。

校场门口守卫的一排军校齐刷刷的给王强敬礼,王强听军营里一片沉寂,不象往日那般的杀声阵阵,热火朝天的派势,以为已经停了训练,于是带着李刚信步走进校场。操场上的情形却让他大吃了一惊。只见几千名士兵横成条竖成线齐整的在操场上列队,士兵们笔杆条直,目不斜视的站在那里纹丝不动,营官、队长都在自己的队列前面向士兵站着,也是一样的姿势。在阅兵台前,几十名中军执法队的士兵手中提着棍子,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些士兵。

时值正午,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半空,所有士兵的衣服被汗水给浸湿了,个别地方被太阳晒干,露出一层汗碱。热烘烘的空气中充塞着浓重的汗臭味儿,差点把王强给噎着。

王强一阵气苦,心道“我说这么安静呢,原来都在这儿耍彪呢!大太阳地儿底下站军姿,那不是有病吗?这个尚大勇可够孙子的,干吗这么折腾这帮当兵的呀!”他用眼一扫,见尚大勇站在阅兵台上,竟身披挂着厚重的盔甲,钉子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王强心中一阵感动,这个尚大勇倒是能以身作则。

这时候,一个卫兵在王强耳边轻声问道“王大人,这里太晒了,您还是先到营帐里休息一会儿吧,等训练完了再找尚大人叙话。”

王强回头瞪了那卫兵一眼说道“要怕热你就先回去,我倒是没觉得热!”

那卫兵知道马屁拍错了,赶紧低头退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