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帐思考对策,回想起王强的一番言语,方品出那个小太监说的其实是对的,可惜自己骄兵轻敌把忠言当成了耳旁风。他对着地图,分析着敌我各军的态势,如果明军在通州集结,依托运河和通州县城,同清军形成拉锯,然后命各地后续赶来的部队从清军侧后形成包围圈,断了清军的退路,就可以一鼓作气,聚而歼之。王强当初的这个提议确实可行。他觉得不如就采纳他的建议,个人面子事小,还是应以军国大事为重。
正这个时候,军需官从特区押运粮草回营向他来交令,卢象升问道“军械粮草都齐了吗?”
军需官道“回大帅,都齐了,王大人还另拨了五百张硬弩和数万只火箭,王大人还特意嘱咐说,对清军不可野战力拼,当据营以弓弩射杀方为有效。”
“嗯,他还说了什么?”卢象升问。
“他还说,他说”那军需官踟躇不敢言。
“他还说了什么?讲!” 卢象升怒道。
“是,他还说,他还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军需官小声说道。
“放屁!王强你个阉货欺我太甚!” 卢象升自尊心极强,听王强如此的讥讽自己,恨的咬牙切齿,刚才想采纳王强建议的念头也彻底打消了。他觉得以现有的各路人马,照样可以和清军一战,他对自己的山西营还是有充分的自信的。
第二天,卢象升以前敌总指挥的身份召集几路先到的勤王兵马的统兵将领议事,共同商讨退敌之策。各地将领统属不一,各怀鬼胎,加上卢象升新败,大家心里也有点不服气,所以吵来吵去的没个章程,最后在卢象升的坚持下,才勉强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分进合击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以自己的山西营为诱饵,引诱清军来攻,其他各路人马先向两翼迂回,一旦清军和山西营接仗,其他各路人马迅速从侧翼和后面进击清军,只要能缠住清军,不使他们继续南进,等其他各路兵马到了,形势就可以逆转了。这个方案要想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个就是山西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顶住数万清军的攻击,为合击创造条件,另一个条件是其他各路兵马能顾大局,力反攻。连卢象升自己都清楚,这个计划实在太冒险了,别人不说,就是他自己的这一万多人马要想顶住数万清军的进攻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众将离开后,卢象升左思右想的不是滋味,觉得目前这个方案胜算不大,还是王强提出的方案是最合适的,可最终还是强烈的自尊心占了上风,他宁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向那个小太监低头。
在遵化城内,清兵统帅多尔衮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此番带兵南下,目标只有一个,捣毁通州特区,打掉这个大明复兴的源头!此次出兵,他带的是满清最精锐的人马,左右先锋鳌拜、多铎都是能征惯战的猛将,鳌拜更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武艺精湛,力大无穷!此次进兵原本十分顺利,大明的军队纪律松弛,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一路下来根本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如今通州特区已近在咫尺,不过多尔衮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清楚,如今清军已经深入大明腹地,劳师远袭冒着极大的风险。眼前这个卢象升极不好对付,昨天一战,虽然获胜,但也试出这支来自山西的明军铁骑还是有一点战斗力的,要想突破山西营,少不得得经过一番血战!自己的部队虽然士气正旺,但也多少有些疲惫,而且经过一路的征战,也折损了不少人马,粮草也有点接济不上,一旦久战不利,纠缠下去,有被明军围歼的危险。
经过一番权衡,多尔衮最终下定决心,迅速击溃面前的山西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捣毁通州特区,完成此次南下的战略任务!多尔衮当即命令击鼓升帐,召集各部将领,部署明天会攻山西营,占领通州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螯拜亲统前锋营的一万兵马呼啸着杀奔山西营,多尔衮带领中军二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