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时空纵横(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916 字 2021-03-06

北则跟咸国接壤,南部边境与宋国接壤,东面、北面都是大海,实力上晋国并不比志国弱,但是自从三十六年前志、晋两国围绕呈孟关打了三年,晋国大败,伤亡三十余万后,晋国偃旗息鼓,国力一蹶不振。

至此开始,志国称霸中原,晋国进入韬光养晦隐,忍复仇的防御阶段。

最近几十年经过三代国君经营,晋国国力大有起色,极有可能再次跟志国一决高下,尤其是志国强敌环伺,北面毗邻孙、咸两国,西部边境虽然是弱国,但问题是志国周边有几个大国围着,大家都在虎视眈眈,不排除将来多国联兵攻伐志国,晋国背后捅一刀的可能。

不过听到这里,百里燕不明白了。当年晋国、志国一仗打了三年,那可是伤亡三十余万啊,考虑到医疗条件差,战亡势必占到半数以上,而且是单方的伤亡人数,这在青铜时代可不是小数目。因为劳动力和生产力决定了军队数量,三年伤亡三十余万,前线先后参与战役的人次不会少于百万。

以当年战国秦赵长平之战为例,赵军被杀四十五万人,赵国人口保守估计也就三百五十万,几乎是整个赵国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多数的成年男丁。这意味着,当年赵国在三十年之内绝对不缓不过起气来,因为人口的生育繁衍根本抵不上死亡速率,所以国力严重受创。

而眼下晋国死了三十万,三十几年居然能缓过气来,这意味着晋国人口至少有两千多万人口。以现在的劳动生产力,要多大的国土面积,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

“何伯,晋国现有人口几何。”

“回世子,晋国有人口三千三百余万,是歧国的十一倍。国土是歧国的十八倍。”

百里燕问询吓一跳,忙不迭又问

“多少?”

“三千三百余万!”

何宽说的真切,百里燕真吓一大跳。

三千万百余万人口的大国,以目前的生产劳动力,和春秋战国秦一统中后期的情况应该在一个水平上,这么个人口基数,土地面积不会少于四百万平方公里,甚至五百万平方公里都有可能。

什么该念,比北宋的国土面积少不了多少,相当于秦统一中国之后横扫出兵岭南后的土地面积。

也就是说,晋国还不是最大的霸主,人口就达到了三千三百多万,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场战成阵亡三十万,相当于人口基数的百分之一点,这个比例即便放在地球上,也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更别说是青铜农耕时代。

但跟当年秦赵长平之战相比,无论人口基数还是国土面积,眼下的晋国都要大得多,这也就不难怪三十多年过去,晋国还能蓄谋再战,因为有人口基础和土地资源。

想到这里,就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梁朝早期的行政范围的疆界多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经纬跨度多大,仅仅按晋国这个比值推算,打仗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何伯,从晋国前往歧国,需要多久?”

“若是一人单骑飞奔,走直道,只需三四月余。大队骑兵行军五月余,甚至半年。若是步兵行进,则要一年二三月,而且还得列国愿意借道。”

“……”

百里燕半晌未语,不是不想说,是说不出来。

骑兵常行军半年什么概念,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有“直道、驰道”这种高速公路,就是为了方便骑兵和步兵行军。

不考虑马的品种,以骑兵常规速度换算,一天常态行军六十公里,强行军可以达到八十公里甚至一百公里,但是马会受伤掉膘,连续强行军甚至会跑死,因此马不可能一直跑,常行军一天五六十公里算是正常量。

这就意味着骑兵常行军走直道,从晋国国都到歧国国都,陆路需要半年,距离基本上在一万两千公里左右,而且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