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伍算心计(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7959 字 2021-03-06

里律极其子嗣外戚,扶百里燕为王,百里年胸痹血郁再发,不久而亡,何人继歧也,唯晋国耳!

反之,若百里律继位,亦忌惮百里燕置身晋国,忧心百里燕借兵回国,不久便会派出杀手刺客害其性命,以绝后患。”

“那依大师之言,此危何解。”

“依老夫之见,晋国恐不会任凭歧国赎人,歧国亦不会资以金银玉帛赎回百里燕。

其一,卫国虎视眈眈,百里燕若回,卫国势必无理取闹,向歧索要当年质子被劫之账。其二,歧国已是卫国下邦,连年纳贡,国力空虚,实难有财力赎回公子燕。故唯有百里燕死,方能解歧国心病。

不过此事尚有一线生机,晋国磨刀霍霍,势必要有一战,若先取歧,必防范志国。倘若志国察觉晋国意图,志国做何感想。”

“大师是说,志国先发制人!”

“很有可能。倘若志国先发制人,公子燕则可还给歧国,以换取歧国财物及人力。志国久经沙场,而晋国虽然兵戈正利,但毕竟三十余年未有大战,兵甲能否一战尚未可知啊。”

自从三十六年前晋国战败,晋国、志国之间没有发生过三万人以上的战争,晋国尽欺负西北的小国咸国,和南方人少地广的宋国,但整体的战斗经验严重不足,且没有发动五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

最大一次战役,也是十二年前,中原联兵南下抵御金雪狄北犯中原,晋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南下,因为千里条条粮草不济,战事开展的非常不顺,伤亡还很大。

最近几年基本上是成平日久民不知战,很难说晋国这样一支和平军,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尤其是军事主官将领一级,很少有统军十万以上,打大仗的经验,更别说统御五十万、百万大军。

最能打的王彦飞,也被贬到南方做个大都督,多数将领的指挥能力倒底几何很难说。

而邻国志国就不一样了,过去五十年时间差不多三十年在打仗,和长孙国打、孙国打、徐国、宋国打、咸国打、晋国打、金雪狄人打,周边所有国家几乎挨个捋了遍。因此志国军队的将领的作战经验丰富,士兵的战斗技巧传承甚好,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志国仰仗国土面积比晋国大一圈,人口达到了四千六百多万,而且铁矿、铜矿、煤矿、森林多,生产力略高,暴兵很快。但打了几十年,已经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

公叔阔为什么敢于摸老虎屁股,就是看到了志国内政疲弱,坐等时机,在志国已经五花大绑,捆住手脚包成粽子,躺进icu的时候,突然给他来一刀,攫取中原霸主的成果。

如果志国和晋国先杠上,百里燕就有了用来向歧国敲诈索取的利用价值。当然,歧国可能不给,不过没关系,一旦晋国击败了志国,反手就轮到收拾歧国。

所以如果志国先发制人,晋国势必先拿百里燕做交易,换取歧国好处,而不会坐等战事打到一半快见分晓的时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晋国抱着必胜的信心,就是不拿百里燕勒索歧国。因此伍算看来,百里燕能不能逃过一劫,就看百里燕自己造化了。

但是这么个孩子就卷入列国争霸,是个人难免要动恻隐之心。与塞骞言明其中利害,伍算话锋陡然一转说

“要说无解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此事恐怕做不得。”

听到这里,塞骞不解

“为何做不得?”

“此事难,不过倘若事成,倒也平添了天下几分变数。”

“哦,还请大师赐教。”

“呵呵……倒也谈不上赐教。”伍算捻了捻白髯,接着又道“塞骞你若去不成宋国,日后作何打算。”

“自然闯荡市井山林,莫非大师还想留在下替晋王效力。”

“非也。”伍算摇头发笑,接着又说“其实公子燕之难可破,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