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吃货达人博源君(3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769 字 2021-03-06

粮食的亩产并不高,而养猪和禽类是需要消耗一定粮食的,喂养好的战马除了草料,要迅速恢复体力长膘,同样需要一些精饲料,因此牲畜的价格与粮价挂钩。

当下各国诸侯粮食来源较为单一,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已经广为普及,并不似中国小麦传自古波斯高原,早期普及率不高。

当下的中原地区,本就是小麦的原产地,因此小麦磨成的粗粉做成的光饼,以及其他形式的面制品也是主粮。

战争时期,行军状态是一天开两顿伙食甚至一顿,兵士另有行军携行的面食口粮,方便行军充饥。驻扎状态食肉频率增多,临战前与胜仗,吃肉是最大的犒劳,能籍此激励士气。所以如果肉价猛涨,意味着军队在储备腌肉和活禽牲畜。

而粮食稍有回落,是晋国在做稳定国内局面的措施,防止对外作战同时,粮价过高引发内变。

听得百里燕一番细说,何宽忽然想到

“世子,老夫回府之际,偶然看到王命诏书,城之内征集郎中,莫非亦是在替出兵备战。”

“怕是如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晋国此时征集郎中,明为灾后消弭病疫,实则蓄势待发。何伯,我看我等该尽速做好出逃之准备,怕是机会就在这一两月之间。”

“诺,老夫这就联络张使。”

百里燕想到,晋国若是起兵,势必外紧内松,自己就有可能逃走,所以要早作准备,万一有隙可乘,走脱平汤城先往山里一躲,论谁也抓不到,随后再想办法谋个生计,总比顶着个歧国世子这顶大帽子来得强。

于是之后数日,百里燕开始谋划如何逃出平汤城。

而与此同时,博源君几乎每天都要上门胡吃海喝,少则一顿,多则一日要三餐。当然,这也不怪博源君,只怪百里燕家里有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少,光酱油烹饪的各种红烧菜,就吊足了博源君胃口。

但是没等几日,百里燕日夜宴请博源君的消息传入晋王耳中,晋王遂在经略宫召见中庶子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