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劫杀疑云(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161 字 2021-03-06

可,咸国又是多数抗败血草药的主要出产国,抢救及时,也许还能逃过一劫。

宋杰等人进屋探望张钊之际,百里燕收拾了医疗污染物,扔进了刘家父子的窑炉里,烧的干干净净。

“魏先生,还没睡呢。”刘灶说道。

“嗯,这两天瓷器烧的如何了?”

“您看吧。”

刘灶喜上眉梢,取来一只雪白瓷碗递给百里燕。

瓷碗直径一掌,胎壁厚度超过两毫米,比想象中的厚了不少,托在手中用灯一打,黄色的灯光晶莹透亮,用筷子轻轻一敲,叮的一声脆响悠远清长深彻肺腑。

“好啊,终于烧成了。”百里燕大喜。

“先生见多识广,此等白瓷世间无人能及。”

“是啊,但是这胎壁未免太厚了,声音虽然清脆,但却浑了些。刘伯,能否做的再薄一些,最好只要一半。”

“不瞒先生,本打算先将此种规格多尝试几番,定了型,再做的精细薄一些。一味求快,可能适得其反呀。”

“嗯,刘伯所言不错。那就继续按部就班,所有工艺与规制尽可尝试一边,以免日后发生差错。”

百里燕不是烧瓷的行家,光知道原理和优劣评判标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工艺,一味追求超前的技术,往往适得其反。

刘灶按部就班,更能稳妥烧制出符合时下风格的骨瓷,比单纯自己指手画脚,更切合实际。

回到益草堂茅屋,宋杰等人席地而坐,也不进屋里,就在外面的凉棚下铺了稻草席地而坐,就着凉水噎着干饼。

“宋兄,为何露宿在外。”

“魏郎中于我兄弟有救命之恩,怎能再劳烦魏郎中给予方便。我等都是山野村夫,浪迹天涯露宿野外已是家常便饭。”

宋杰所言倒也不假,御客就是无根的草,走到哪儿睡到哪儿,没有固定的居所。

“对了,一路匆忙,尚未介绍诸位兄弟给魏郎中。”宋杰自顾自说话,随后介绍起同伴“这位是顾善,使得一对双手月牙戟,这位是方德,善使硬弓,轻易开得一石的重弓箭。另外两位是马森、马林兄弟,一人用枪,一人用钩镰戟。受伤的汤钊是个力士,一手用锤,一手用斧子。”

宋杰一一介绍众人,百里燕略施一礼聊表敬意,心中的疑惑也更加深重。

御客多数情况都是独来独往,或者两两而行,很少成群结队的出没活动,除非有任务,需要一起行动,由此也加重了此前种种之猜测。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

“宋兄,你可知汤钊兄弟所中之箭乃何箭。”

“怎么,魏郎中也识得此箭?”宋杰心感诧异,不曾想魏贤也识得碎星箭。

“不瞒宋兄,此箭乃晋人所造碎星箭,是以石墨、铅、锡锻铸而成。刺入人体之后极易碎裂,因此箭头残骸不易取净,故而久必害命。宋兄既然知道此箭,可知何人所为。”

“这个……在下与兄弟们多有商量,在此宋某也不便多说。待汤钊兄弟伤势好转,宋某日后再谢魏郎中救命之恩。”

宋杰只字不提谁可能劫杀了他们,反而避谈敏感问题,由此看来宋杰等人确实怀有秘密,否则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以御客的规矩和性子,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只是百里燕实在想不通,究竟什么东西能让始作俑者甘冒天下之大不为劫杀御客呢,难道真有非干不可的的利害关系?

天色已深,宋杰等人不愿进屋休息,百里燕也不勉强他们。进屋量了量汤钊的体温,已降了几分。萧儿此时端来熬煮的汤药,正给汤钊灌下

“魏大哥,这些力士都是何人呐。”

“御客,算是侠士吧。药我来喂吧,你也忙了一天,先去歇息。”

“这怎么能行呢。”萧儿羞涩着脸蛋儿,扭捏着埋头继续用汤勺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