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穷则思变(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7583 字 2021-03-06

此番晋军在雷城无所作为,公然出卖友军,咸军是理直气壮,晋军要是不给个说法,此等丑闻一旦传出,晋军将颜面扫地,甚至威信沦丧。

离开赵逊营帐已是后半夜,叶信跟在一旁问道

“魏将军,方才赵帅所提老先生可知是何人?”

“哦,事关机密,大王下了禁口令,不得外传,故而末将也不能说。”

“原来如此,那本都督告辞了,魏将军也早些歇息。”

“嗯,大都督慢走。”

百里燕行了一礼,看着叶信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当晚在营中休息一夜,第二日一早便是先去了城西工坊,视察这两个月的进展。

砡工派的效率在当下而言还是极高的,两月之内调集了咸国能工巧匠两万余人建冶金、锻造、模具、纺织等工坊上百座,在永兴城外冠汤渠两岸拔地而起水车工坊二十多座,风车工坊近四十座。

当然,能工巧匠的质量就不敢恭维了,这是个广义概念。如泥瓦匠叫工匠,编草鞋的也是,学徒学工也是,女工织机也是工匠,但凡是在当下生产环节从事非农业生产产品的行业个人,都是工匠一类。

城内陆续也造了七座水车工坊,专门用于锻打钢铁,若非咸国煤炭不足,运输极为不便,铁水冶炼跟不上,也不会两个月仅生产了三两千柄钢制兵器,至少翻五倍都没问题。

百里燕拿着手弩,还有一张两日前手绘的草图找到大师吕郜,与他交涉改进手弩的方案。

卢皋的龙武营四月走时装备了五百支手弩,骑兵用了正合适,技术要求比弓骑兵低得多,方便容操作,最大的弊病是装填非常麻烦。

弩箭的装填都需要将箭支卡入轨槽中,如此方便步兵运动挂击待击时,不至于弩箭掉出。

骑兵使用的手弩在装填弩箭过程极为颠簸,上弦之后,往往不容易将弩箭一次装填到位,因此发射效率不高,尤其是中距离追杀,一边骑马,一边装填弩箭极不方便。

百里燕想着制造一种具有现代弹匣结构,而后只需每次上弦就能自动供弹的新型手弩。

吕郜、刘郸都是砡工派机关、机括大师,精通时下所有主流机械结构,百里燕的弹匣结构颇为新颖,跟砡工派百年前设想研发的一种连弩不谋而合。

“二位大师,魏某所提这种只需通过上弦,就能从下方自行装填弩箭的手弩,眼下可否打造?”

“嗯,此图甚为精妙啊,不瞒魏将军,早年我派也曾想过打造可以自行上箭的连弩,几经努力终究也只造出了十连弩,而将军的箭匣构造颇为神妙,仅靠簧片便能自行从下供箭,而后摁下卡榫便自动脱落,可反复装入箭匣,的确方便无比。

只是这上弦而后,将弩箭装入弩槽之中的机括,还需在下与刘师弟钻研,恐怕非一日两日之功,也不知将军何时需要此弩?”吕郜问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不过眼下还不急,待整饬了兵马,魏某亲自与诸位钻研此弩,以便尽快造出,装备我军。”

百里燕仅了供弹具图纸,通过上弦供弹的结构过于复杂,他束手无策,现代枪支供弹要么采取手拉栓动结构,拉一次打一枪。亦或是取半自动、自动,依靠导气闭锁复进簧结构自动供弹。

手弩显然不可能使用导气闭锁复进簧自动供弹结构,只能采用手拉上弦,带动弩机结构的措施,模仿手拉栓动供弹方式,让箭匣供弹。如此也比上一次弦,装填一次快捷的多,对于骑战而言,一箭射不中,十箭还射不死你。

砡工派当年研制的十连弩,其实是一种有十根弦,每根弦可以挂十根弩箭的蜂窝发射器,一次可同时发射一百支弩箭,或是连续发射十次弩箭,此种也算得上是连弩。

由于技术复杂,装填缓慢,制造昂贵,材料易疲劳导致损坏,更为致命的是此种蜂窝弩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