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积变(34)(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860 字 2021-03-06

“菜白霜”其实是用刚刚腌渍了七八天的蔬菜榨汁,其原理和制作西瓜霜有点像。

腌菜在腌渍三天后会出现亚硝酸钠升高现象,榨汁后重新放回腌菜的咸水中闷酵,而后可制取带有较高浓度的亚硝酸钠的咸水,最后用咸水熬煮收汁成白盐。

其中原理利用的正是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蔬菜蛋白,在与盐和细菌的初期反应过程,容易产生大量亚硝酸钠的原理,进行二次的发酵制取亚硝酸钠。

咸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蔬菜在三十三至三十五度之间发酵产生亚硝酸钠的含量极高,变相的了制取亚硝酸钠的途径

按说刚腌渍蔬菜亚硝酸钠的含量极高,充其量是长期食用引发慢性的消化系统癌症和恶性肿瘤,并不足以达到直接致命的量级。但一坛腌菜的咸水不足以致命,一百坛一万坛子腌菜的咸水中含有亚硝酸钠的总量却是能致命的。

公孙岳正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大量咸菜水集中熬住成含有亚硝酸的食盐后,再次融入水中沉淀,盐的密度比亚硝酸钠低,因此盐浮在水上的,而亚硝酸钠溶液更容易沉在水下。

此时只要上层液体舀出,熬煮沉在水下的咸水,得到的就是纯度较高的亚硝酸钠。

此外,亚硝酸的溶解率是盐的两倍,也可利用这一物理现象进一步纯化亚硝酸钠。

当然,公孙岳是不可能知道“密度比重”这个认知,多半是当下时人生产生活中经验现象总结的知识,久而久之落入用心险恶之人手中,最后变成了杀人工具。

根据公孙岳交代,毒杀姜严并不在其计划当中,只因为咸王逼的太紧,明里暗里撤换官员将领,导致姜严其所敛财富被咸王发现。

公孙岳正是知道姜严的惧怕咸王迁怒于他,于是谋杀了司库少承石勤,石勤掌握军资库存,是姜严心腹,石勤一死,咸王必然要找人接替,公孙岳从而轻易能够揭开这个疮疤,再次激化大司马和咸王的矛盾,迫使姜严铤而走险。

也就是说,公孙岳没打算亲自出面,而是要让姜严出面反叛,即便不能杀死咸王,只要陔陵一乱,黑巾军即刻出兵攻打永兴河,限制赵逊大军行动的同时,暗渡陈仓北海郡,将广信攻下。

因此,陔陵叛乱的目的,最终不是要拿下陔陵,而是转移咸军注意力。

结果没想到姜严凭空出个昏招,得知百里燕得胜还朝,姜严愈发担心赵逊将来他取而代之,而百里燕则合情合理的,顺理成章超擢提拔为司库少承,接管军军需的账目,考虑到这层关系,姜严就想到请百里燕过府密会,意在贿赂百里燕。

百里燕当然不会吃姜严这一套,公孙岳心里很清楚,同时也清楚百里燕为人圆滑,一直在提防姜严狗急跳墙,料定百里燕势必趋炎附势虚与委蛇,拿了姜严好处的同时,还稳住了大司马,暗地里却与咸王串通。

如此一来,公孙岳的算盘就得部落空,显然这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不得不毒杀姜严,把矛头引向轩亭侯,进而指向咸王。

只是没想到百里燕破案神速,以指纹为线索,很快撇清了轩亭侯的嫌疑。

但要说无知是害死人的魔鬼,这话一点也不假。

百里燕城放出消息收集指纹,其实打草惊蛇的意图更大,很显然几千个指纹,仅靠肉眼比对重叠严重的指纹,显然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工作,以当下的技术条件,也无法完成。

但公孙岳信以为真了,当真以为几天之内就能破案,因为那几根铜筹是过过他手的,也确实留下了指纹,这要是查他头上,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局面便要毁于一旦,他当然不甘心,于是狗急跳墙的反成了他。

“人算不如天算啊,唉……”公孙岳一息长叹,满是惆怅和失望。

“天作孽不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今日的局势乃相国大人一手所致,即便相国不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