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相反。试想,叛军若是知道我军有可能从鼎炀搬来救兵呢?”
“嘶……那他们兴许就不能安心继续向鼎炀出发,也不能抽身,一旦抽身,便有可能被我军骑兵从背后追杀。”
“对,叛军若是不知道我军在此,他们今晚后半夜就会上路,而我等马匹已经疲惫,派出骑兵前往鼎炀传令,再到鼎炀的骑兵赶到汇合,一来一去就是八十多里地,少说两三个时辰过去,再合计集结、准备、决断所耗时间,那就至少四个时辰开外。
到那时,叛军已经上路,距离鼎炀已经不远,甚至会提前开始下寨。此时我等非但要去追赶叛军,还要追三四十里地,人困马乏不说。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围困当中。”
“那为何不直接令叶大都督率兵前去搜索攻打,如此所需时间岂不更短。”苏洪问道,百里燕摇头说
“不,黑巾是今日下午扎营,今晚后半夜动身上路。即便今晚上半夜能把消息送到鼎炀,叶大都督发兵也需时间准备,无法一蹴而就。
待到叶大都督发兵赶到,至少也是后半夜,如此极可能此将正好撞上黑巾叛军后半夜启程,后果难料,本将并无把握能令叶大都督身而退。
而且眼下我等只知叛军大致方位,而不知其详细所在,万一抹黑找错了地方,反被叛军所查。
但倘若敌军知悉我军意图,其必然有所防范,绝不可能继续以行军队形赶路,定要结阵,结阵行军速度势必极为缓慢,你想想看,他们还能在明天急行军抵达鼎炀吗?至少还要一至两天时间,才能走完这六七十里地的路。”
行军状态不同于结阵行军,行军状态呈纵列队形,延绵几里,乃至十几里几十里地,籍此便于行军,但不利于随时转入作战队形,常行军快一点一天也就走四五十里,急行军可走六七十里地,强行军百里也有可能。
如果是重步兵,常行军还得打折扣,所以有马匹的好处,变在于能让步兵迅速转场,实现快速机动。
如果是结阵行军,一天能走二十里就算老天保佑,方圆这等阵形,被敌军追着打,一天能移动十里地,就算是良心工程。
从雷霆天王突然从广信抽兵的反应来看,雷霆天王此人的谋略不会比神通逊色多少,若是知道百里燕距其只有二十里,有可能以马匹优势,从鼎炀抽调骑兵出城,定然不会贸然行军上路。
延绵长达十几里的队伍,无论哪一处被骑兵突击,都将是灾难性结果。
不同于四月袭击十万人的辎重队,百里燕意在数抓获民夫。此番袭击的是整建制军队,不可能采取正面线突破战术,必然要集中所有精锐力量攻其一点。
此种情况之下,对于一支延绵十几里地的步军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结果。而百里燕要的,就是拖慢黑巾叛军的行军速度,使其不能在明天赶到鼎炀。
如此一来,雷霆天王便有两个选择。
其一,派出一部精锐人马,上半夜就出发前往鼎炀城,另一部主力相向而来,摆出防御姿态对峙,拖住百里燕。
另一种可能就是雷霆天王以行军状态设伏,引诱百里燕攻击其大队人马,毕竟十五万人延绵十几里地,中间少了三两万人也不可能一一数得过来,要是有三两万伏兵提前埋伏于某个路段,而后其诈败而逃,不是没有可能。
但无论哪一种,其不可能再返回广信围城,其一黑巾叛军时间来不及,百里燕占有机动性优势,其二没有任何意义。广信只会比鼎炀更难打,即便没有百里燕坐镇。其三,连续的强行军,人根本吃不消。
但如果百里燕不从鼎炀城抽兵,那么战局就会向有利于黑巾叛军的方向发展,唯有抽调骑兵主力,想方设法先吃掉黑巾叛军一部兵马,减轻鼎炀城军事压力。
很显然,这非常附和百里燕的作战特点,既在兵力处于劣势或均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