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横财(1)(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368 字 2021-03-06

司刚刚精挑细选送来的一百粒珍珠。

将锦盒推到荀牧面前,咸王继续说道

“荀大人打开一看便知。”

此时荀牧神色诡异,心里不禁想,锦盒里就是装了逆天宝贝,也换不来三百万石的粮草啊。

待荀牧打开一看,果然,就是满满一盒的珍珠,这反倒让荀牧更加揪心起来

“大王,这是后宫诸位娘娘之物吧。”

咸王摇了摇头,很是淡定说

“寡人就问荀大人,锦盒中珍珠价值几何。”

“约值五六万根寸银吧,但也买不了三百万石粮草啊。”

“那寡人给你五千颗此珠,荀大人可否办到。”

荀牧闻讯猛吓一跳,只以为是幻听了

“大王,此珠岂是寻常物,焉能有五千颗。”

“寡人说有,就一定有。来人!”

咸王令道,两个密探抬了一口木箱走进大殿,将木箱置于咸王身边后,随即转身离开。荀牧眼见如此一口大箱,心口立时一跳

“大,大王,这是……”

咸王正定自若,随手掀开木箱,璀璨华光扑面而来,惊得荀牧目瞪口呆。这时咸王得意说道

“荀大人,现在该信寡人了吧。”

“这……大王,我咸国何来如此众多珍宝。”

“此事荀大人就无需过问了,寡人只问荀大人,方才寡人所说一应所需之物,可否办到。”

“能,能,臣定当竭尽所能,为大王分忧。”

百里燕(既魏贤)进贡的这批珍珠共计一万九千颗整,成色最好的有六百多粒,咸王一粒也没拿出来。

给荀牧的这五千颗,是八千颗中成色较好的五千颗,其余一万多颗成色较为一般的中下品,价值仅有中品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待咸王将藏有珍珠的木箱合上,又低声说道

“此事甚秘,卿务必谨慎行事,择亲信从速去办。”

“臣定不负大王重托。”

“此外,即刻择派使者使出卫国,向卫国购买粮草、牛皮等物,多多益善,但凡有锱铢不济之处,可向寡人密报。切记,莫要知会莫大司农。”

“臣遵命。不过……”荀牧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时咸王问道

“何事?”

“大王,如此众多珍宝,倘若随行携往志国恐遭志国讹诈,可眼下咸国百业凋敝,商贾尽失,银钱枯竭,臣恐怕难以在短时内,从国筹到如此众多银钱。

臣建议,可先找安泰侯密商,试探安泰侯口气,梁国国虽小,却百业兴盛商贸昌隆银钱甚巨,必不缺银钱锱铢。”

“寡人准奏。”

其实百里燕密函之中也是这么写的,眼下能帮咸国的,只有志国。

志国虽是咸国的世仇,却有不得不帮的局限性。黑巾军对志国采取防御袭扰,坚壁清野策略,导致志国西北诸郡人口席卷一空,志国公良氏大军备受后勤之苦,无法长期作战。

黑巾军又在徐国势如破竹打的顺利,这个时候咸国要是崩溃,最直接的后果将是志国在北线、西线与叛军面接壤,东线还有晋国残暴将军王彦飞,率领的二十五万步军、数万骑兵压境。

志国这时的心态,已经不是两年前坐等捡便宜的时候,如今志国是最不希望咸国奔溃。故而只要派遣使者,让志国觉得有利可图,志国必然伸手相援,但绝不会敞开仓库任凭咸国敞开了拿。

咸国毕竟是晋国的下邦,志国势必不想看到在晋国主导下的咸国对志国开战,因此依然提防咸国。

咸国此去是求人,志国为中原之虎狼,吃人不吐骨头渣,荀牧担心志国见宝眼开,趁机讹诈是有道理的。当然,百里燕自然也能想到,此时天下最不缺钱的就属梁国和长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