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仅有魏贤一人知晓。”
“魏贤魏贤,都是魏贤为何总有他一份。”
咸军装备连射手弩至今已有八九月,西寰处心积虑搞到了图纸和原件,寄回国内仿制,但效果差强人意。耐久性以及箭匣寿命、精度,远不及咸军所造,究其原因,其中关键的核心部件晋国无法制造。
“公主息怒,魏贤此人精通百匠杂术,寻常人难知其所思所想。末将以为,还是迂回行事为好,至少也要等到咸国太子登基之后。而且,魏贤所兴新政,强于各诸侯国变法百倍,我晋国为何不能学以致用以强我晋国。
当下咸国兴百工匠术,我国也可兴百工匠术,咸国推行新式耕作法,我国亦可学之。如此只要咸国在我晋国中控制下,我晋国国力与各诸侯国此消彼长,各国将不战自败,又何惧咸国。”
“季将军是要令我晋国鹦鹉学舌,甘为人后”
在西寰看来,季锦昇的建议等同于做跟屁虫,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何其重伤西寰的自尊。
“殿下,魏贤所行之法能短短一年半之内令咸国从奔溃中解脱出来,必有其过人之处。而今叛军西进无暇东顾,就照眼下情势来看,咸国再有三两年之内恢复至战前,甚至超过战前产粮,恐怕毫无悬念。
我国若不能引入咸国新法,五年十年之后,咸国国力大增,以魏贤之能,要想与我为敌,将易如反掌。更何况志国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咸国与志国联手开战,北有魏贤,南有公良氏,我晋国如何应对。”
“照季将军所说,我晋国只有学他魏贤之法方能兴国”
“倒也不都是,魏贤所行新政,虽利万民却无益于权贵、豪强,久而久之咸国必生内乱。故而我晋国可学其精髓,而不可取其败笔。”
“如此说,魏贤所行新政,并非无懈可击”
似乎是嗅到了一丝希望,西寰紧绷着的脸色立时有所放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