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如此,魏将军可否尽数卖给本将,无论金银还是军资,魏将军尽可取之。”
“这样啊……”
公良文张嘴就要四十支,显然是以为望远镜精贵,肯定不会多,自己买的多,其他人就少了。毕竟是“水晶”做的嘛,还能成千上万批量制造?殊不知不用三个月,咸军都尉以上将官都能配发望远镜,若干年后四倍望远镜那就是大路货。
百里燕想都没想,一口应下此事,以至于宋国、徐国纷纷前来求购,却是被公良文部买断。
此时城外斗将已经杀到第五阵,出人意料晋军出战死士败下阵来,被蛮将破甲斧从背后将靠山背一劈两半,索性靠山背卸去大量力道,砍中锁子甲后勉强顶住。
更庆幸的当属此番联军斗将所用锁子甲,皆为御客钢制锁子甲,蛮军破甲斧未能劈开,若是晋军仿制的精铁锁子甲,估计是能把脊椎砍开。
不过这也够呛,晋国死士当即一口鲜血喷口而出,蛮将破甲斧势大力沉,颇为生猛,只可惜斧头份量也不轻,没有五十斤三十斤得有,加之斧柄较长,回收吃力,等到第二斧下去,晋国死士狂催战马,逃回阵前极为狼狈。
此阵金雪狄获胜,士气陡然高涨
“月亮神……月亮神……”
蛮军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不停使用长剑敲击着盾牌,发出震耳欲聋的振鸣,甚至描述为癫狂也不会过。
注1望远镜在军事领域的领用不仅仅是看得更远,观察到更远的目标细节,在冷兵器与线列热兵器步兵时代,望远镜的出现,意味着战线宽度与参展人员的增加。
在电话与有线电报出现之前,由于受到战时通信与肉眼视觉的制约,主帅与各级将领所能控制的最大战线宽度是有限的,这也是古代结阵作战的目的主要原因,战阵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形势上的有利,而是为了便于军队的集中调动、控制,所谓千变万化的阵型,都是艺术形式的演绎,真正的战阵无法做到想变就变,因为每次的战场变阵,都有可能因为通信调度而自乱阵脚。
先进通讯出现之前,战场调度通信仍以口头传令、约定旗帜、号角、鼓声为主要调度通信信息号,因此人的视力、听力都有其范围局限,在这个范围局限之内,就是将帅所能控制的战线宽度与规模。
因此冷兵器时代的阵型规模,优良将帅可以编列十到十五万人,再高明一些的将帅,配合复杂的旗帜、号角、鼓声、传令等复杂的信息措施,能编列二十万以上的大阵。而望远镜的出现,意味着视力范围的拓宽,而且相较于热气球,望远镜更为方便获取和传达一些信息。
望远镜的出现,意味着己方能够编列规模更为庞大的战争,战线宽也更长,这就意味着可以用更长的战线宽度,与更多的兵力,实现战场上的阵型包围与兵力压倒,以弥补技术兵器上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