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利弊优劣(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898 字 2021-03-06

绽?苏先生何意,能否明示?”

“公子燕可曾说过,此法不能用于阵战?”

“说过,此前曾有说过。”卢皋肯定道“将军多次说过,此战法只可以寡击寡,不可以寡敌众。倘若阵战,必受其害。”

“哦……那就对了。”苏方信轻叹道,下刻又说“据苏某观察,你军战法之精妙在于以咸军游击之长处,攻骑兵聚合之短处,时人以骑兵密集冲锋,摧垮敌军步阵亦或骑阵,而贵军时而分散时而聚集,而后以手弩射杀敌方人或马,籍此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歼灭敌军,可是如此。”

卢皋闻讯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并未与彭毅说起过咸军战法战术。不禁忙问

“先生怎知?”

苏方信笑答道

“呵呵,此法其实不仅苏某知道,中原各兵家多有耳闻。自咸国先锋营展露之初,各国已有消息,邵平之战后,已经广为知晓。而且徐、宋、志三国多有效法,却不得其髓,未能修成正果罢了。”

“竟还有此事!”卢皋诧异。

“你等困于咸国之内忙于战事,自然不悉中原消息。御客精于兵法战术,对此等消息早有留心,瞒是瞒不过我等的。不过此番贵军前来助战,比之当年战法,已有重大革新,隐有步军战法结合其中,这才致使蛮军接连吃亏中计。

说起来,公子燕设计可谓聊无新意,过人之处却是在于以骑战掩人耳目,拙计也可堪再用,不过此法终究不能用于阵战,着实可惜。”

御客有遍布天下的情报组织,用以搜集情报消息,百里燕先锋营打出风格打出战绩不久,新式战法的套路经由黑巾军也好,咸国内部也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迅速扩散到中原各地。

徐国、宋国、志国纷纷研究,试图效仿建立一支同样的骑兵模型,也包括晋国。晋国应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四五年过去,自始自终无从通过效仿咸军的模式,复制出晋国自己的新式战术模型,其他诸侯国更无从谈起。

究其原因,任何战术的继承发展,都需要核心的灵魂组织架构,而百里燕又是组织架构的核心。

只有当组织架构能够延续传承并不断壮大,新的思想和战术才能普惠大众群体。如果掐断了思想战术与体系架构的有机结合,充其量只是形似的徒有其表。

苏方信、苏方义兄弟不同于牧莜等钻研战略心术,苏氏兄弟在御客智囊中以研究战术、战法而出名,巧遇百里燕,可谓是志同道合如鱼得水。

苏方信的点拨,令卢皋陷入了复杂与纠葛。他并不希望咸军引以为长的战法被外军破解,更不希望日后被他国用以对付咸军,而苏方信轻易点破了战法的弱点,对咸国的威胁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百里燕建立先锋营之初,受制于咸军军力、国力,战术战法不能以数量取胜,因此借鉴了游牧民族不拘一格放荡不羁的游击战术,避敌之短扬己之长,战术的初衷建立在遭遇战,小规模建制的军事冲突。此种时而分散,时而聚集的战法相当有效。

但兵力规模达到十万,乃至十数万数十万量级,随着战场面积的不断扩展,战线的拉宽拉长,通信的制约,调度效率的下降,纵身的增加,将因通讯、指挥、消息传递等技术性障碍而掣肘。

小巧精悍的零敲碎打战术,面对随机概率无限增大的宏大战场,马匹的机动力毕竟不是喝汽柴油的战车,人的耳朵眼睛,不是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无限制的给你不知疲倦的奔跑驰骋,无限制的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当规模和空间极大的限制了你的战术宽度,超出了通讯便利范围,溢出逻辑思维的总量,这种小巧精悍的战术战法就会失灵。

百里燕在讲武堂多次重点明确零敲碎打机动灵活战术的弊端,但受制于咸国的国力,注定了不可能大规模发展规模十万以上的强势骑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