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卒带路,引众人前往河边,苏先生需要替我将金雪狄人主力引往小树林。期间本将自率一部人马南下隐蔽,而后绕路向东,伏击看守其他俘人的金雪狄人。”
“好计是好计,可我军势单力孤装备简陋,如何能战?”
百里燕掏出一枚火药罐递给苏方义
“昨日突袭之所以能成,靠的便是此物震慑金雪狄人。先生退往河边之后,暂可以此物阻敌,就地构筑营垒,抵御金雪狄人,待等第一批木筏返回,木筏上自有军械。待本将解救俘人之后,再替先生解围。”
苏方义接过陶罐,一番打量不解奥秘
“此物如何用之?”
“以火点燃,而后扔出,掷入人群间瞬即可杀十数乃至数十人,威力惊人。本将会令一百老卒随先生调遣。不过先生切记,此物数量有限,定要省着些用。”
与苏方义说定,百里燕前往营地挑人编入咸军。
据苏芳义所说,业绥、月城、明州一线线崩溃后,金雪狄俘人过百万,多数是不及撤离的百姓,此番南下的俘虏都是身强力壮的民夫、工匠,以及合围后被俘的民军、联军,共计三十七八万余人。
金雪狄人担心俘虏过多,后方不稳,遂将将青壮力尽数驱赶南下。南下途中饥寒交迫病死途中者,多达四五万,几乎每月都有数千人克死途中。
昨日偷袭所获兵器两万余件,加上百里燕随军携带的一万四千长短兵器,勉强能凑出三万六七千人,从中挑出五千余人补入咸军。
辰时左右,催促众人上路,刚走出十里,百里燕令人干掉金雪狄人尾随斥候,而后分兵两路,百里燕改道向南,苏方义摔人前往河边。
与此同时,特米尔纠集了东路人马十余万人追杀在后,骑兵最先赶到百里燕昨夜营地,但在进入树林之后,骑兵的机动优势荡然无存。
“跑得还真快!纳基卡斯,西南方向是什么地方?”
“都是丘林阁下,但是有条河,河上有我们的浮桥,只要通过浮桥占领对岸,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逃。”
“那就让卡顿森的辅助军团不要继续追了,让他过河封锁叛军西逃的路,我们从背后围死他们。”
“遵命阁下。”
特米尔昨日吃了大亏,不敢独率骑兵冲入林中,只等步军到齐之后,继续向西南追去,而卡顿森率领松迪亚省辅助军团,奉命掉头西进渡河封堵苏方义退路。
苏方义率部于天黑前勉强抵达河边,正如百里燕所言,河边树林惨遭砍伐,大树已制成木筏埋于雪中,除此之外还有些削尖的简陋木枪,和一道夯筑而成的雪墙。
由于下游建有金雪狄人浮桥,百里燕提前准备好了冲击筏。
此种冲击筏由十数根极为粗壮的原木削尖制成厚重木筏,木筏上承载巨石或大量石块,使木筏略沉于水面之下,使用时削尖一头面向冲击目标,而后令其顺流而下。
石块既增加了木筏重量,同时在速度和惯性作用下,冲力极大,简易浮桥在数艘乃至十数艘重载冲击筏强冲之下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当天夜间,下游正在过桥的金雪狄人惨遭冲击筏冲撞,数百人掉入河中溺毙身亡。
特米尔得知下游浮桥冲毁已是后半夜
“这些该死的北人,什么时候在我们的本土像瘟疫一样阴魂不散,连木筏都准备的如此完备,婆嵩省的官员都是饭桶吗!”
“阁下,他们正在沿江而下,速度远比我们骑马还快,照此下去,他们明天就能坐木筏逃出我们的包围。”
“不,这不可能。他们有八九万人,不可能都坐木筏逃走。传令军,明天一早强攻他们。”
“遵命!”
第二天的强攻收效甚微进攻受挫,特米尔并未想到还有一堵雪墙挡住了进攻的步伐,弓弩箭矢受到树木和雪墙的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