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性的重创。
此时曹驰正决意趁金雪狄人主力集中于西侧之际,试图先收复伯郞,进而收复月城,将金雪狄人东西两侧兵力切断。
但事与愿违,黑巾军击溃了徐军主力,兵临孙国陪都,打到梁国边境,威胁到卫国与西海诸国本土安,西海诸国援兵和民夫半路回援徐国,未能按时抵达掣驰增援兹城,援兵仅剩志国、晋国这一路,导致曹驰正收复伯郞、月城,注定成为一场赌博。
曹驰正在不知援兵半数北撤的情况下,依然按既定计划发动了战役,致使收复伯郞、月城后兵力严重不足,后勤保障无法跟上,金雪狄人又从后方切断兹城与掣驰联系,致使兹城、伯郞、月城三地苦战三月近乎粮草断绝,攻取月城的联军被迫突围。
而此时收复伯郞的晋军先于收复月城的志军等诸侯军撤离,最终导致金雪狄人先于公良文所部抵达伯郞前,攻占了伯郞,切断了其北上退路。
陶敛、公良文当时尚有兵力十五六万,连带诸侯军残部与伤员二十余万人,行动即为迟缓,金雪狄五十万人分从四面向其近逼,陶敛率军向北突击,但晋军跑得太快,志军根本追不上,两军无法合兵一处。
志军刚跳出包围,又被金雪狄人骑兵追上,被迫陷入决战,结果大败,陶敛、公良文率部向北突围,乱军之中公良文向北突围失败,只得向西突围,一路被金雪狄人撵着逃到了霄池,霄池此时已被金雪狄人所占,但索性老天帮忙。
当时正值春末,金雪狄人在附近放马,志军健步强行军日行八十余里,在高原日行八十里,那基本是要命的。在霄池得到金雪狄人战马后,公良文企图再次北逃,半路遭遇金雪狄人骑兵阻击,战败后一直被追到西南诺信山口。
此时金雪狄人大军尽数北上,诺信山口的营地已被废弃。公良文率部逃入诺信山口,由此开始了一路南逃之路。
相比百里燕难逃时一路追杀的蛮军有十几万人,公良文率军南下时有志军一万七千余人,岐、陈、燕、赵残部五千余人,战马损失殆尽,一路南下进入诺信山谷却未遭遇尾随。
原因是诺信山道道路狭窄,兵力无法展开,且公良文残部已经断粮开始杀马取肉,金雪狄人堵在诺信山口北面出口,公良文就只能向南走出山谷,而这段路夏天需要十多天才能走完,届时志军早就饿死在了山之谷中。
但人算不如天算,金雪狄人是做梦也想不到,让公良文在山谷里撞上了大量春夏聚集繁殖的高原岩羊。
本原靠人力原本是抓不住攀登在岩石之上的高原岩羊,但志军尚且装备有朝天弩,几波覆盖之下,攀在山头上的岩羊自己就把肉送到了公良文的嘴里,最后杀尽了沿途所有的野生动物和随行马匹,两万三千余人侥幸是走出了诺信山谷。
之所以是说是侥幸,在即将出谷的前四天遭遇了暴雨,身后两天前走过的路段发生了山洪泥石流,长达几十里的路段遭遇塌方,彻底断绝了北上的通道。此后金雪狄人进入谷中扫荡,误以为公良残部人已经死于泥石流之下
走出诺信山谷不久,粮草再次告罄,两万三千多人饥肠辘辘战力骤减,无力发动对天泉的攻击,被迫隐蔽行军以收集野青稞和打猎为食消极避战,最终让公良文决定南下的却是严重的高原反应。
天泉地处南境最西南端,周围海拔极高。北上退路此时已断,公良文残部抱病者日益增多,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快寻找低海拔地区疗养,公良文手头是有南域两千里地图的,于是决定先去温霞池暂避一时。
温霞池是天泉以南一处温泉,海拔很低,适合疗养,周围草木繁盛常有鹿群出没。前往温霞池途中抱病饿死身亡者多达一千余人,后又从温霞池一路南下到了玫葶。
玫葶停留不久,金雪狄人北上增援的军团途径玫葶以东两百里,公良文误以为是追杀其的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