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公良修巧设妙计(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996 字 2021-03-06

到了吃树叶啃树皮的地步,公良修、公良松堂兄弟只出兵收回了西山哑口平地,歼灭了万余人,说是歼灭,实则是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一个活口也没留,尽数斩杀。其余蛮军继续采取围而不攻策略,只等其自己饿毙。

谷中距离断粮也就在这几天,如何将粮草军需运入谷中成了棘手问题。抢通石方掩埋的山洞,仍需数日乃至十数日时间,在此之前谷中就要断粮,而且从西山前往谷中还有三天路程,送往山谷以东围堰还要一天,显然等不到抢通,前线坝上就要断粮。

公良修修书一封,让翻山斥候送来,百里燕拆阅看后大开眼界

“天才,真是天才,此等办法竟也想得出来!”

“大人,天才是何意啊?”蒋杰不解问道。

“天才嘛……既是天下奇才之意。公良修信中有妙法可将粮草运入山中而不费气力。”

司空南这时说道

“既不靠人扛肩挑,又不经山洞,如何能将粮草运入山中。”

“哈哈,说来也是奇法,你等看过便知。”

百里燕将书信交予二人,司空南一目十行大吃一惊

“此法果真妙啊,如此可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粮草送入山中。”

“正是,速命从营中抽调两千人马,急速前往十二里坡,命人阻塞山路等待泛洪!”

“末将遵命!”

十二里坡,是西山后山以东六里处羊肠小道,沿途道路弯弯曲曲长达十二里,山坡小路纵横,两侧皆为高山,只能容数人从此路而行绕入西山之内,大队无法通行。

因十二里坡两侧皆为高山,而无岔路,公良修设计将十二里坡西山外出口封堵,而后引山洪灌入十二里坡。

百里燕则将粮草等物资提前装入金雪狄人的木车或是自制木筏,待水位抬升,自行将木筏、车辆抬起,此时水面放宽,足可将木质载具越过低矮山坡和淹没的小道,运入西山之内的半山腰。

如此只需要将粮草搬运上山,能免去大量人力,缩短了运输时间。所需粮草无需太多,只要能解燃眉之急,拖到山洞打通。

为此公良修早在炸塌山洞那日起,便在西山以东堵塞山川,引入山泉,积蓄雨水、伐木制筏,以便引水泛洪灌入十二里坡。

百里燕在最窄处命人伐木削尖插入地下,一层碎石草料一层泥,层层夯筑,同时修造木筏,转运粮草数千石置于木筏木车中,公良修于三日后在上游放水,洪水迅速灌入低地,半日内漫至大堤。

地面的木筏、木车在浮力作用下浮于水面,兵士撑着船上拆下的木桨,只用不到两个时辰,走完了此前两天才能翻过的丘陵。

百里燕坐着木筏抵达西山,公良修已是恭候已久。对于这个年纪与他相仿,一脸清俊的奇才充满了敬意

“少将军别来无恙!”

百里燕略施一礼,公良修还礼道

“燕公子如约而至,修感激之至。”

“少将军言重,我军来迟,险致谷中断粮,燕甚是惭愧。”

“敌众我寡,岂是燕公子之责。眼下大雨滂沱,燕公子请随我来。”

随公良修来到山上茅屋,百里燕沥去身上的雨水,马不停蹄的又是问道

“来信我已大致看过,不知谷中情势到底如何。”

“苏军师在东山围堰甚是艰难,敌军增兵数万攻入山中,我军兵器不足,空有十数万人在此。故而围堰南北山中厮杀甚为艰难,唯有这西山尚可。

但仍有不到三万敌兵被我围困于各处山中,再有一两日,多半得要病死饿死雨中,敢问我二叔那里战事如何?”

“德朗基山口被西河水灌入所淹没,敌已无法再战,故而战局趋缓,但伤亡近半,长此以往绝非祥兆。而且新附民军人心浮动,怕是久拖生变。”

百里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