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利益交换(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206 字 2021-03-06

事相求卤侯,因牵扯国本,还望卤侯鼎力相助。”

“说吧,但凡老夫力所能及之内,永兴侯大可说来。”

“其实,在下是想向卤侯借一万寸金,二十万寸银。”

卤侯闻讯猛吃一惊

“永兴侯南征缴获甚多,怎突然要借如此巨财做什么,难道是大王不肯?”

“非也,其中另有缘由,待在下与卤侯细细说来。”

将钱坊之事与卤侯一番细说,卤侯更感吃惊

“以金银铸铜钱,会否过于糜费了?”

“是有些糜费,但是对稳定铜钱币值好处极大,也更利于在他国购买交易,如此我咸国铜钱将更为值钱,从而能流入他国交易,而无需在用铜钱兑换成金银,再兑换成他国铜钱,或是以纯金银交易,对我国将更为有利。”

“但老夫听说,有些豪强能以铜钱炼取铜,而后坐等铜价、铅价上涨在卖给官府赚取差价,如此不会重蹈覆辙吧。”

“卤侯请放心,在下已核算过。由于煤炭为朝廷所控,豪强以铜钱取铜法,眼下以木炭为主,成本相对较少。而参入金银之后,要从铜钱中练出金银,就只能以价格较高的煤炭炼取,且需要分数次,故而成本高昂,还不能完炼出,因此极不划算。而且新钱中金银不会太多,故而炼取金银的本钱极大。”

“那为何不用南征带回的财宝呢,如此岂不更为充裕?”

“万万不可,卤侯既知盐产剧增之后盐价暴降,这金银流入民间之后,其也遵循此理,故而金银也会变得不值钱。还可能被晋国所卷走,因而在下与大王约定,暂时不用此宝藏,直到情势好转之后,再从长计议。”

“那好吧,永兴侯于我咸国有大功,老夫虽不知政略,但大王既然将重任交予永兴侯,老夫也信得过。既如此,老夫即刻命人筹措一万寸金,二十万寸银运来,若是不够,永兴侯只管开口便是。至于何时偿还,也不急于一时。

对了,燕公子方才说,入股分红是为何意?”

“哦,是这样,筹得金银铸成新钱之后,将以利息吸引百姓或有钱者存入钱坊,钱坊则用此笔钱用于农工商,而由此产生利润或为金银铜钱或为商品。

这些皆可作为利钱,以当月或当季度货物价格,支付到期利钱。而分红则是如卤侯这般先行垫入巨资者,年底盈利后的利润划分。

当然,如若亏钱,则无分红,亏损则由垫入巨资者承担。但归根到底,钱坊是国库担保,因此只要情势好转,都是只赚不赔的生意。”

“老夫怎觉得说了半天,倒底还是先借老夫的钱急用嘛。”

“呵呵……”百里燕尴尬笑着“卤侯所言也不差,钱坊之法确实是拆借法,但以前拆借只能个人之间,现在拆解,则可向国拆借,如此各地贵族封君封侯,只需将本钱存入其中,定期吃取利钱,而钱坊则用这笔钱,兴办农工商周转腾挪。”

“这倒是个好办法,永兴侯你就放心去办,老夫必会鼎力相助。”

钱坊归根到底还是国有机构,有国库和宝藏担保,国力企稳回升之后只会赚,不会赔。

当然,行政机构的贪污腐败是不可忽视的毒瘤,再赚钱的母鸡,没有好的环境,也有饿死的时候。

与卤侯商定筹款之事,百里燕没急着向咸王汇报,而是等了几天,等卤侯将意思传给咸王。

九月三十这天,为了弄清国田亩、税收及铸币情况,百里燕连日忙到天黑,尽管知道其中水分很大,但心中依然得有个数。

离宫时,天色已黑,蒋杰每天跟着上下班鞍前马后的,百里燕还没想好如何安排他去何处任职。

想将他调入宫中,但又担心政治斗争的残酷,调他去统兵,以他的能力,出任都尉都绰绰有余,但百里燕又害怕自己不在身边,他又太年轻镇不住,着实让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