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秘密,百里燕却是足花了两月时间才想通其中发火原理。
其实和火柴摩擦火柴皮一样,利用磷的低温燃点低的特性,通过摩擦产生热量,继而引燃火柴,拉弦发火同样如此。
结构由平面改成管状,只需用铅皮制成管状,辅助以磷和玻璃粉,串联黑火药延迟燃烧引信即可。
由于黑火药威力有限,百里燕增开了硝酸加工坊,以配置硝化棉。
硝化棉属无烟火药,威力虽然优于黑火药,但性能并不稳定,对温度敏感,易爆,易分解。尽管使用硝化棉可制取更为安的安无烟火药,但需要乙醇和乙醚,尤其是乙醚。
实验室小剂量配置乙醚问题不大注2,但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乙醚仍需要简单的配套化工与简易设备,在化学普及之前,百里燕并不打算为此浪费更多的精力和工业产值,单纯的配套乙醚的生产,尤其是宝贵的人才,还不足以用来增开化学门类。
硝化棉的使用需极为小心,一般而言,纯度低于百分之十二点五较为安,百里燕则给手榴弹中填入百分之五的硝化棉,以增强威力,同时将弹体浇铸成破片状,以增强杀伤威力。
尽管此种拉弦发火式手榴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获得了技术超前,但现实并不容乐观。
过去三年间,百里燕托御客打入长孙国,寻找九年前,从海上拉回的那艘巨型船。
此后陆续从长孙国仓库中,窃得“怪异”枪支十四余支,刺刀七支,通条十余根,火炮两门,铅弹数十发,点火式手榴弹、燃烧弹、尺码至少五十码以上的超大号皮靴,还偷到了两张极为精细的海图,甚至打听到有三具望远镜。
注1木柄拉弦手榴弹尽管技术很简单,但出现的却远远晚于翻板撞击式卵形雷管手雷,大约于一战前,才由德国研发,并投入战场使用。
注2常说的实验室制取,一般泛指实验室工艺小剂量制取,实验室制取工艺并非完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因为缺乏将实验室工艺工业化、规模化、安化、工艺稳定化所需的大型配套设备。
同时由于最先发现的工艺路径未必是最廉价,最快捷,最省事的工艺技术路径,因此技术产品从实验室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之间,存在一段时间的技术探索升级。
但如果存在有预知或已知的技术捷径,自然可以规避这一段时间,但前提是仍然需要相配套的其他领域设备与工业基础,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