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跑业务(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658 字 2021-03-06

石,中田、肥田可达三至四石,甚至再多些。

因此新田法下的都郡和永兴、中兴、隆盛、泰来等地民力充足,税赋仅三成,年内甚至三年之内就能彻底还清,借贷期间家中日子甚至并不差。

而北海、东原、江东、岁当四郡634年停止新政强推后,基本倒退到630年之前的旧田制,虽然同样采用新式积肥法、育秧法,但农民得不到足够的土地。

同时战争抽走了大量青壮年,生产力下滑,土地所得收入又进入当地豪强权贵手中,朝廷的税征不上来,于是又不得不将税赋上调至五成,如此恶性循环,钱坊又不敢向北海、东原、江东、岁当四郡放贷,

此外千岳山六年战争,打光了中原各国积蓄,财力、畜力、人力损耗巨大,志国、宋国为支持千岳山的开销,早在盛元631年停止对咸国出口耕牛,加上咸国国内战争消耗,眼下不仅是咸国缺牛,各国诸侯都缺牛。

四十贯新币一头普通岁龄耕牛,以十二年购买力计算,十二年前一头牛相当于新币金银通宝二十七八贯,旧币四十五贯,现在旧币要一百二三十贯,旧币足足翻了三倍。

乔廉倒完苦水,百里燕停顿片刻略作思考后说道

“岳丈,北海、东原、岁当、江东四郡新政暂时仍不会实行,但贷款必须尽快放下去。”

“可钱款收不回呀,况且也没那么多牛能卖,万一还不上或是跑了怎办。”

“那就换个法子,将户改为村,以一村的名义向钱坊借贷。今年买一两头,明年买一两头,年年买一两头,村一起还款也就快了。”

“那,那牛归谁呀,到时谁家耕了地,其他没牛耕地的人户也一起还债,其他村户能同意吗。”

“家中无成年男丁,丈夫、儿子、父亲因战阵亡死难者优先用牛,家中男丁在役者次之,家中有壮劳力者最后。

至于偿债,以村税后余粮计,用牛者多还,用牛少者少还。如此,一村少则数十户,多则几百近千户,一年便可偿还一头或是两头牛耕牛借款,甚至更多耕牛借款。”

“哦……这倒是好法子,但牛从哪儿去弄啊?”

“牛场明年会有一批成年耕牛,另外军中将淘汰几千匹不堪再用的驮马,本是要杀掉取肉的,被我给扣下了。这些马匹也可用以耕作,可以钱坊的名义将马匹租给农户,但要少收些租金,让农户有口饭吃。”

“那好,我即刻令人起草章程。”

“另外,小婿我最近琢磨了新法子,岳父若是觉得无妨,可先让钱坊和税金司议议拟出个章程,然后先在都郡与中兴、永兴、隆盛、泰来等地试行。”

“哦,是何新法子?”

乔廉忙问,百里燕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诸如干旱洪涝田亩减产等天灾,五年一发,或十年一发,甚至更久发一次,每发一次,百姓受害一次,或是颗粒无收,或是歉收,故而可在寻常年份收取少许锱铢,等到荒年时,钱坊兑付一些钱款用以补偿灾年损失。同时官府荒年也可赈灾,如此双管齐下,百姓灾年可得安生。”

“照贤婿此言,收上来的锱铢仅是存在库中不能变之为利润,待到荒年再发下去?”

“非也,这天灾并非年年发生,偶发一次五年或是十年,同时并非国同时发灾,而是局地,如当年殃及中原之旱灾更是百年才有,如此集众人数年十数年之财力,赔付一地之少许损失,不至于将人饿死,如此结余利润便归钱坊所有,此外此法还可用于农工商各业。

这是女婿草拟的《众筹天保法》草案,岳父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差内兄问我。”

大概是两年前,永兴城出了一次重特大事故,死了十八人,治所为此支付了多达一千多贯的抚恤,如果有保险的话,这笔钱则完由保险公司出。

那时起,百里燕开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