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燕令人准备了糕点和茶水,姬通准备了一份礼品,是砗磲制作的宝珠。
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类贝类,俗称贝王,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捕获砗磲十分罕见,因此由砗磲制成的珠宝十分名贵,
在咸国大量养殖珍珠之前,砗磲制作的宝珠价格比珍珠更贵,无论天然还是人工养殖珍珠,都会因岁月的流失而黯然失色,最后失去珍珠应有的光泽。
而砗磲和宝石一样,永远光滑光泽细腻如丝,因此砗磲更具稀有性。
百里燕照单收了只有巴掌大一小盒的砗磲宝珠,姜蓉不在,暂时让蒋杰收了起来。
“安泰侯此来拜访,还是为劝说我王会盟之事吧?”
“不瞒燕公子,长孙国主托本侯劝说咸王会盟,但本侯也清楚,燕公子如今是咸国股肱,要说服咸王会盟,关键还在燕公子这里。”
“那本侯可以明确告诉安泰侯,咸国绝不会盟。而且此番长孙国未经我王同意,兵逼我军,若非念在梁国面上,定是要他长孙军有来无回。”
“燕公子这又何必呢,会盟对咸国只有好处,而且晋国许诺归还江东东郡,如此好事何时还有。”
“既然安泰侯说了,就请安泰侯日后转告晋王,只要晋国支付本息共计六百五十万贯咸国新币,或是等价寸银,我咸国可以考虑会盟,而且本侯要亲眼见到钱。”
闻讯百里燕狮子大开口,安泰侯脸色立时难看起来
“燕公子,这未免玩笑了吧。”
“玩笑!晋人每年从江东东郡搜刮走粮草税赋又何止五十万贯新币,现在只要晋国归还六百五十万贯新币,本侯还嫌少,如果安泰侯觉得嫌多,会盟之事不必再提。
另外,既然长孙国替梁国出兵,本侯与我王商议后决意将我远征军调回咸国,请安泰侯转告天子,我咸国万余士卒为梁国捐躯,这血算是白流了,简直令人心寒!”
得知撤兵,姬通大惊,急忙道
“永兴侯,此时撤兵,陷我梁军于何地呀!”
“长孙国既然出兵了,我咸军继续在梁国作战还有何意义。况且说,长孙国一兵一卒未派,梁天子轻易许诺了长孙国会盟,而我咸国为梁国战死一万余人,天子又如何待我咸国,岂不令我战死将士心寒!”
“永兴侯,这可万万使不得呀。”
姬通恳求道,李懿也忙着瞎帮腔
“二舅,咸军可是能打,这时候撤兵,怕是梁军顶不住呀。”
“不是有长孙军吗,坐拥震天火,号称百万之众,难道连区区数十万草寇还收拾不了?”
百里燕顺话往下说,李懿的大舌头仍然无遮无拦
“二舅呀,长孙军刁滑的很,根本不与叛军正面交战,整日龟缩在城中,以震天火开道,没了震天火或是遭逢下雨,长孙军就是地上的一坨烂泥,根本指望不上。”
李懿今年已是二十八九,生儿育女的大男人,口无遮拦的毛病依然是不见好转,三言两语把老底泄了个精光。
百里燕这时说道
“我说安泰侯啊,长孙军如此不堪战,梁天子轻易许诺会盟一事,不会还另有隐情吧?”
“呃……”
安泰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百里燕继续逼问道
“哦……本侯算是看出来了,梁国是看中了孙国的土地,也想分一杯羹,但苦于战力不济,故而想依仗长孙国联兵,一起拿下孙国土地占为己有,这才给长孙国抓住了把柄,可是如此?”
姬通面红耳赤,憋了片刻终于是不在否认,不过还得冠冕堂皇的找个幌子
“我梁国乃中原上邦,各诸侯皆能分得土地,梁国分得土地有何不可。”
“呵呵……那敢问安泰侯,长孙国许诺给梁国孙国几郡呐?”
“此乃绝密,焉能喧之于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