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3 / 4)

帝国行 督金卫 6727 字 2021-03-06

曾为我这个妹妹考虑过,这么多年我容易吗!”

说着,西寰眼泪潸然而下,姒钧自知理亏,安慰说道

“好啦,寡人撤兵还不行吗!”

“那撤兵之后呢。”

“暂且退往云节,继续与长孙会盟。”

这时一旁范涛说道

“大王,会盟之事恐怕将生变数。想那姬通是墙头草,眼见形势不妙,定会与咸王妥协。如若一两月后天子突然翻脸,这会盟恐怕就成笑柄了。届时长孙再要我军出兵,大王为之奈何。”

“那依范丞之言,寡人该如何?”

“臣以为,长孙允诺我王吞并永兴,是为换取大王北军西进夹击盘踞长孙南地之黑巾乱军,好为其抽身腾手,而梁国允诺咸国会盟,是长孙许诺了出兵为梁国,占取孙国三郡。

眼下大王无利可图,出兵自是不可能了,如此既便宜了咸国,反给长孙做了嫁衣,得不偿失。

然眼下我国与长孙盟约还至关重要,若不出兵西进,长孙国定会迁怒我王,故而臣以为,会盟还是要的,兵也要出,但不能从咸国出兵,否则无异于给咸国做挡箭牌,助其吞并孙国土地。”

“北军置身咸国,寡人既无利可图,为何还要用我晋国将士鲜血,为长孙国牟利!”

“大王,出兵是出兵,出兵之后如何作战在我而不在长孙。出兵之后只需替长孙守备后方,如此长孙亦可腾出兵马迅速南下,抢在咸国进入孙国之前,强占更多土地,如此长孙既有利可图,我晋国也算是履行了出兵诺言,里外都说的过去。”

“那我晋国出动数十万兵马,动用钱粮无数,寡人利益何在?”

“大王,咸国崛起之势已见苗头,我晋国利益在咸国而不在其他,只要束缚咸国扩张之势,将其扼杀,待日后姜蛰登基,公子拓立为太子,再除百里燕,咸国之一切皆为我晋国所有,此乃长远之大计。

届时吞并了咸国,我晋国将坐拥称霸天下之资,横扫宇内一统中原也并非不可,这才是我晋国最大利益所在,切不可因小失大呀大王。”

“范相所言有理。”西寰赞同道,继续又言“百里燕建永兴城,日后不还是姜蛰父子所有,其再狂妄,只要拓儿登基称王,他还能为之奈何!如今王兄只要保住了拓儿,便是拿到了咸国,如此大利,王兄怎能视若无睹呢。”

“可寡人不甘就此再等数十年,寡人等不及。”

“大王,不积跬步无以行天下,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我晋国能有今日,都是公叔丞相辅佐三代大王日积月累攒下的国力,大王若无磐石之志,持之以恒之心,要想吞灭咸国绝非易事,还请大王明鉴。”

“那依范相国之意,寡人有生之年,不可吞灭咸国。”

“正是。当年公叔丞相曾有言,咸国地处中原渠地,占此地者东屏晋国南遏志国,北御长孙,西可取梁国,此地四通八达,谁占谁必遭致各路诸侯群起而围攻。

志国衰败,归根到底是志国攻入了咸、孙、长孙三国腹地,招致梁国担心,诸侯忌惮。公叔丞相当年力主西寰殿下入咸,便是长久之计,非三十年四十年经营,历经两代君王方能见效,因此可缓而不可急。

自江东之战至今已有十九年过去,江东、东原、岁当三郡已大有成效,再有二十年,姜蛰日渐老却,公子拓登基,届时咸国无不在我晋人掌控之下,何愁不能吞咸。”

闻范涛一席话,让晋王沉默许久。吞并永兴最先是姒钧临时起意突发奇想,而后范涛设计,如今羊没吃到,反惹一身骚,姒钧不禁后悔。

“唉……罢了,就依范相之言吧,明日起,撤兵云节,与长孙国主商议出兵之事。”

“大王圣明。”

天下无圣人,正如世上无完人,公叔阔是一个权臣,其掌舵的数十年间更有赖于三位短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