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在长孙国用兵,北海郡危机已解,广信继续维持近八万人大军已得不偿失。”
罗松亭看的很远,彻底剿灭黑巾军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广信越早从沉重的军费中解脱出来,越早能恢复元气,继续和陔陵叫板,而且姜乾已得子嗣,无论是男是女,广信一脉就有了香火,日后还有翻盘的机会。
想到这里,百里燕说道
“晋军北军主力虽已去长孙作战,但其仍有五万人驻扎与北海,而且日后其必然要返回北海驻扎,广信减兵至两万,你们日后准备如何应付?”
许是问到了关键,陈韵风沉默了片刻,目光先是落向姜蓉,而后才说
“主公此番令我前来,其实是向姑爷问炮。”
“问炮?”百里燕眉头紧蹙,神色立时严肃三分“怎么,岳父大人要炮!”
“否则日后如何能镇住那三十万晋军。”
“陈先生,你应该知道,火炮如今乃是违禁军械,直隶于大王与大司马,即便是精锐兵马,也不配属火炮。且眼下受铁价影响,火炮仍十分精贵,短时内难以大量配属各军,仍只会收归朝廷集中使用,广信要配属火炮,几乎没有可能。
岳父大人如果想以减兵换取大王通融,此路恐怕难以走通。”
“那就丝毫商量的余地?”陈韵风恳求道。
“不是我不想帮,从长远计,广信非但需要火炮,广信北门有必要加固城墙,以抵御日后来自海上的侵袭。但大王对岳父提防甚严,绝无配属火器之可能。”
广信与陔陵几乎在一条经线上,距离八百多里,步军徒步也就十天半个月,强敌若从北海登陆,将在一月之内杀到陔陵,甚至都不需要一个月。
作为陔陵的北大门,百里燕规划中,日后陔陵非但要装备火炮,而且要装备重炮,修建要塞炮炮台,并加固北门城墙,以抵御海上轰击。
当下受铁价格影响,永兴钢炮价格仍然偏贵,日后新式炮钢炼成后,即便铁价降下来,价格多半也不会便宜,光眼下投进去的钱,就不止几十万,冶炼工艺非常复杂,成本只高不低。没有强大经济和工业实力的支撑,不足以不大批量装备。
以广信的财力,其裁军六万人,一年省下的军粮以内部成本价,也买不了几门。且火药是消耗品,受到硫磺价格影响,价格居高不下,广信短期内谋求火炮根本不切实际。
姜蓉清楚百里燕心意,此时便是要走,百里燕将她留住
“别走,你也坐身边,免得日后说为夫没有良心。”
“看你说的,我是小心眼的人吗。知道你有难处,我若继续呆在此处,岂不让你难做。”
“没什么难做的,有些事情敞开了说得好。”话音落下,百里燕目光转向陈韵风继续说道
“陈先生,我就明说吧,岳父和内兄现在无论是养兵,还是添置火炮,都是杯水车薪自受其累。不如抓紧时间休养生息,拓展广信农桑与广信港贸易。
日后北海需要筹建新式水军,并且还要修造炮台与城防要塞,以抵御海上袭扰。眼下大王既不会同意,永兴城也抽不出多余时间生产广信所需的火炮。
眼下永兴城正力生产志国与咸军所需两批的火炮,最快也要今年夏收之前才能交付,而御客方面已经透了口风,也要火炮,日后还将有更多订货,至少三到五年之内,没有时间为广信生产火炮。
而且眼下火炮仍不堪大用,七八门十多门,难有较大效果,至多是唬唬人,而且守城只能射远不能射近,至少要二十门以上,筹建一个炮队,数十门甚至上百门同时作战效果才好。以当下价格,广信别说购买二十门,就是十门都很困难。
此外,广信也不要想着自己铸炮,十分之危险,稍有不慎,将酿惨祸,广信仅有两三百斤的炼炉,根本不足以铸炮,即便是铜炮,也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