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积极推销(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073 字 2021-03-06

,千岁在南面以决战之名,面转入防御,拖着不打。公良氏料定岂有此举,定是设下了圈套。”

“嗯,先生分析的有理,只是我总觉得韩启此人有些问题。但若是诈降,其所言未免过于详细,叛军难道不担心我军设计反制他们?”

“那侯爷担心什么?”赵安陵问。

“赵先生你看,从杏城前往林台,必经照城向东去,我军大营今在照城以南,随时可以北上切断照城东去之路,其只能与我军在此恶战。

韩启若是诈降,黑巾兵力与增援时间被我军尽知,我军只需在东去之路上筑塞,叛军将被堵截于此,拖着对他们并不利。

一旦徐谨、肖渠二将兵马撤回林台附近,神通即便与沈暮驰汇合,我军避而不战,他们焉能奈何。时间拖得越久,其军心士气瓦解越快,待北线与长孙国拼个两败俱伤,公良军在南线多少会有收获,到那时,神通岂不输的里外倾家荡产。

所以韩启如若是诈降,黑巾军无利可图,但要是他不是诈降,我总觉韩启来降过于蹊跷。”

“但凡叛投之事不可信,韩启来降,侯爷姑且可做诈降看待,如此照城守军定有诈计。”

“先生这么一说,倒是有点意思。”

赵安陵建议,无论真降还是假降,都做否定论,既是诈降,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或是利用韩启给咸军传递错误消息,让咸军误判做出有利于照城守军的战略运动,或是扰乱视听。

当然,也能是打入咸军的楔子,一些真情报,换取一定的信任,同时暗中秘密联络叛军。

但在咸军严密系统的约束下,韩启没有有机会与叛军继续保持联络。当然,除非叛军一厢情愿的认为咸军和其他诸侯军一样,依然是传统军制下的旧式军队,误以为还能有机可趁。

此时伙营正在分饭,韩启等人边走边看,东张西望,咸军士卒往来频繁,碗中小山似的白米饭上扣着腌肉和咸菜,肉腥四溢香气扑鼻,看的只叫人口水横流。

韩启忍不住问道蒋杰

“这位将军,你们咸军顿顿都吃白米饭,顿顿有肉吃啊。”

“也不是,国内驻扎时如若不打仗,早晨是咸饼、稀粥、豆浆每人一个鸡蛋,中午每人两张光饼二两肉,晚上一顿饭三样菜,每五天每人加半斤肉,每月月底再加一斤肉,如有操练、屯田、劳役,中午加饭。

战时只要供应得上,早晨三块馅饼一碗稀粥,中午三张馅饼,晚上白米饭,三天开一顿肉,或是猪肉或是鸡鸭羊肉,每人半斤。如若是大战前还有酒肉,打了胜仗不仅有酒肉,还有赏钱。

今天是你等碰巧了,正赶上吃肉。”

蒋杰实话实说,听的韩启却是一愣一愣,无论如何也不信咸军能三天吃一顿肉。

“哦……那像将军这般军职,家中一定有很多田吧。”

“没有,咸国现在不得占田,也不赏田,即便有钱人与达官显贵,也只能租不能买。如若租地不种,官府就会收回去。如若有低保田连续两年不种,则必须借给官府租给他人。”

“这么说,你们副帅说的都是真的?”

蒋杰回头瞟了一眼说道

“当然是真的,难道还能是假的不成。”

“种出的粮食都自己留着,官府能有这种好事吗,你们的军粮从哪儿出啊。”

“咸国的粮产高,三石、四石的肥田遍地都是,即便只征三成粮,也够吃。百姓手中富裕的粮,可以卖给官府换取布匹、采油、灯油、蜡烛、食盐,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换到糖和家畜。

官府有自己的工坊、牲畜场,能制成百上千货品,只要百姓手中有余粮,都可以实惠的价格买到,或者换到其他物品。”

农业是三大产业中最下游,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耕文明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