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神通想透端倪,趁咸军松懈,向照城移动。
戌时末刻亥时初,百里燕赶到林台,叶信、关龙翔已得报消息,等在西门下恭候多时
“副帅。”
叶信、关龙翔等人抬手行礼,百里燕翻身下马上前
“诸位免礼。神通已退往林台以北三十里,危局暂解,但两至三日之内神通仍有可能反扑,叶将军、关龙先生,切不可掉以轻心。”
“副帅,照城应该尚未拿下吧!”关龙翔问。
“嗯,此事说来话长,简而言之,是增援照城的五万叛军发生了内讧,照城内正杀得不可开交,本帅趁机回兵攻打神通,将其吓走,然后再反扑照城,一战可下。”
详细道出照城经过,一众人入城前往治所详谈。
“照城内乱未平,我军以大兵压境,以打促降,可迫使照城屈服。不过照城的数万兵丁仍是棘手问题,林台城中现在还有多少肉食?”
叶信略作盘算如实说道
“腌肉、腊肉、咸鸡、咸鸭能供十六万人半年支用,另有活猪七百多头,鸡鸭六千多羽,羊一千多只。”
“那明日调走四千石腌肉、五千石腊肉、一千石咸鸡交予顾中运往照城急用。”
“要这么多呀。”叶信吃惊,这些足够十六万人支用一月的。
“叶将军你是不知道,黑巾军现在大不如前,诸位可能还不知道吧,叛军最近几年吃的都是籼米。”
“什么啊,籼米,怎么吃的是籼米。”
关龙翔诧异,百里燕接话道
“籼米产量高,但吃不饱。”
“此事属下倒是知道,籼米看起来多,但吃不饱,即便吃到撑,但不久又会饿,可吃不饱肚子,兵士哪有气力厮杀。”
“所以,黑巾军现在是饿着肚子在作战,已是穷途末路,饥荒将是不远之事。”
话到此处,百里燕示意蒋杰,将其他人等请走,将门从外关上后,继续说道
“鉴于叛军粮草情况,本帅决意打下照城之后打杏城,而后直取德康,一劳永逸的解决东线战事。”
“直取德康,这未免太过凶险了吧,而且近期也无船可调呀。”关龙翔担心道。
“黑巾军有水军大都督黄彻可以说降,若能说服黄彻,过江之事将无后顾之忧。”
“可做叛军的船,万一有异心,恐将万劫不复啊。”
“先生担忧不无道理,但黄彻此人并无劣迹,虽是水匪出生,早年好行侠仗义,只要能说服其弃暗投明,反复之事可能性极小。但过江之后,神通必然反扑林台、照城、杏城一线,故而关龙先生与叶将军需做好久持打算,少则坚持两月,多则三四月,直到耗尽神通的军粮,东线战事将就此了结,三郡之地将在半年之内尽入我军手中。”
粮食是军心之本,黑巾军改种籼米之初,无形中埋下军事失败的祸根。
改种籼米是从数据上让产量变得光鲜,但多出的产量并不能填饱士兵的肚子,相反籼米的体积和重量,与粳米并无根本的差别,籼米并不会因为产量比粳米高,而便于运输。
相反籼米与粳米的运输总量相等的情况下,籼米转运的能量总额,仅有粳米的百分之七十五,要达到同样的能量标准,却需要多出百分之三十的运力,而且还吃不饱肚子。
见过坑人,但还没过这样坑人的。由此可见没知识,没文化是多么可怕。
于林台修整一夜,百里燕第二天仓促去见徐谨,将其人马火速拉往照城,严防神通得到消息反扑照城。
赵安陵随顾中等到叶信将肉运到后,于下午率本部五万人西进。
而与此同时,咸军未发一兵一卒去追神通,神通留沈暮驰断后,自率步军清晨刚过火速逃往尹渠,途中陆续得报咸军动向,神通越想越觉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