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虽有所缓和,但不至于同意百里燕出任相国,爬他头上拉屎。
百里燕出任相国后必然大刀阔斧加速新政实施,届时北海、江东、岁当、东原四郡贵族首当其冲,损害的仍然是权贵阶层的利益,仅此一点多数贵族难以接受。
最后,百里燕与高勋同门,百里燕出任相国,没有意外是长期执政,高勋年长与百里燕,多数情况下先其西去,高勋作为咸王属臣,地位如何界定也很尴尬,抬高了百里燕,等于贬低了高勋。同时百里燕已是集万千荣耀于一身封侯拜将,再出任相国,将是大权独揽无人能压制,对国家政权而言不利于王权和既有贵族利益阶层。
卢皋建议虽好,却是“不得人心”,咸王当即拒绝提议,只说容后再议
“此事日后再议。诸位替寡人拿个注意,新置的官位执何中权柄,既能有利于内朝制约,又能结好西寰,不令其再有借口。”
“相国属官如今各司其职,新置官职势必分各处权柄,着实不太好置。”
诺一言为难道,高勋接过话说
“既然是新置,自然得获新权,若动既有权柄,无异于授人以柄。臣以为咸国如今日新月异,新式商品层出不穷,然而却无衙门能使其统一管辖,不如新置一官职,专司商营之职责。如此既能利用尹秧君在晋国人脉与商市,又能用其力,管辖新式商品,同时间接置于相国与永兴侯、大王管辖之下,咸国可坐收其利。”
高勋一言既出深得咸王中意
“嗯,爱卿此言深合寡人心意,永兴城商品种类繁多,然每年却只知收益不知类目,确实该有人专司此职。诺爱卿意下如何?”
咸王问,诺一言略作思考,觉得并无大碍
“应该可行,眼下永兴城受永兴侯节制,进出货品都有大司农、陔陵郡府、永兴城、永兴侯府、内府以及大司马、太尉、外执多衙门分管,各取所需,新置一职也将无处分权,却又能得咸国巨大商机,此法甚好。”
得诺一言肯定,咸王大感放心
“既如此,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臣等附议。”
众人异口同声无人反对,咸王极为满意,遂又问高勋
“高爱卿,新置官职应做何名?”
“既是专司万式商品,臣以为笼统些为好,就叫商营使如何?”
“准,就新置商营使一职,设商营署衙门,专司万式商品。劳高爱卿再去太子府中与西寰商议,务必转告其,此乃寡人最后底线,绝无再让余地。”
“臣遵命。”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