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荡寇(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826 字 2021-03-06

甘休,届时反会怂恿晋王来攻,反而适得其反。既然已经许诺,大王应催促西寰让晋国退兵,我国也好早日休养生息,巩固已经占得的土地。”

“真是失策呀,永兴侯事先怎就就不来个消息呢。这下可好,方伯入朝,日后焉知是福是祸。”

“前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远隔数千里地,永兴侯怕是来不及请示大王。”

“是啊……太远了。不知道永兴侯得知方伯一事会做何打算……”

十一月上旬,卢皋的快信最先送到萱蒂,百里燕不在,遂交由了赵安陵处置。待百里燕歼叛军,火烧长孙粮草返回阳都港,向陔陵报捷尚不知消息,直两日后,信由江泉转到阳都,才得知方伯入朝消息,但百里燕未做回复。

原因有二,其一他并无完把握令晋军退兵,西寰为保地位,此时与咸王拥有较为一致的共同利益。

其二,他也来不及干涉,事情发生在十月下旬,他率兵返回阳都得到消息已是十一月中旬下,过去近大半月时间,该达成的交易都已达成,该任命的都已任命,此时反悔,不利于战线的统一。

百里燕只关心方伯最终将出任什么官职,因卢皋来信先于对方伯的任命,百里燕尚不知方伯的任职情况。

但多少预料到无非是能触摸到巨额经济利益,同时能绞杀咸国,而平日里并不起眼,无足轻重的官职。

得陔陵发生变故,百里燕等不及修整,接连给莫云风、公孙岳、叶信、蒋杰、赵安陵等人发去命令,调周空赶赴昌尹郡林台与苏洪汇合,率军五万骑马东进回国。

百里燕只率田鹏等三十人,骑千里跃脱离大队赶赴陔陵。

大捷消息自上而下迅速传开,受消息传递以及决策延迟的影响,长孙国使者尚未得到国内发来确切消息,此时无疑成了众人中最为尴尬者。

而最大受益者非是西寰莫属,第一时间得知长孙大败,如同做了场噩梦,醒来时只以为是假的。

“百里燕啊百里燕,本宫这一世怎就撞上了你这么个对头。季将军,咸军不宣而战,长孙国会做何反应!”

“多半是……”季锦昇与欲言又止,西寰催促道

“说。”

“多半是完了。”

“完了,怎么会完了呢,不过是损失了几十万石的粮草和两百艘船,怎会完了呢,长孙国主难道就此甘心受辱!”

“殿下有所不知,雷霆、圣焱的三十余万叛军已经断粮,长孙为方便运粮,并控制叛军,因此此番南调的军粮都装在船上。虽说船没了,损失数千上万水兵并无大碍,但再想从后方运粮,并将消息传达至各地,调集人力,没有两月,也得有一月,加上运粮时间,叛军根本等不到粮草运抵便会作鸟兽散。

且长孙东南五郡将陷长期动荡,长孙军东线平叛的同时,仍在西线收复失地,在此等情况下,再与咸国开战,并支持我晋国北军的粮草转运,根本无力维持。长孙国这番吃亏可是不小,非但一郡没有占到,日后还可能陷于长期剿匪无法抽身。

百里燕这手釜底抽薪,着实太厉害。如此一来,咸国只需独面我晋军,即便不能身,我晋国也无法速战速决,最终将迫使大王退兵。”

“那卫国呢,咸国占了七八郡之地,卫国就会善罢甘休?”

“卫国眼下东进通道尚未打开,少说也得到明年下半年,加之赈灾安抚及粮草转运,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才能准备充足,到那时,大王恐怕不会占得太多便宜。

百里燕此计实属铤而走险,风险极大,但同样若是一举成功,效果非同凡响。”

“依季将军此言,百里燕可退王兄用兵,那本宫舅舅刚刚入朝,咸王会否出尔反尔再将舅舅赶走。”

“咸王会,但内阁大臣多半不会。如若咸王出尔反尔,公主殿下您岂能善罢甘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