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圣地,附近村民也会进山打猎或是避暑。
一行人巳时开始登山,踏上祭天台已是下午申时四刻。
山顶的地形大致分为两种,东北面的山峰石林和西南面的平地,山峰石林高于平地约二十多米,中间开凿有作法的道场,面积不到两百平米,石阶可供上下,道场置青铜鼎一尊,石案一副,用于祭天仪式。
西南平地面积一亩半,早年建有木质建筑,供休息观景,后被黑巾军烧毁,百里燕接管后,重新平整了土地修葺云台阁。三年前重新扩建加固,并在山崖周边增设钢芯水泥护栏。
此时两口巨大的望远镜一东一西,坐在预置的穹顶砖混建筑之内,只露出巨大的口径对准天地南北,见如此惊人口径,穆尼与公良修为之大一惊
“如此巨大,就为了看月亮?”
公良修不禁问,百里燕调侃道
“还看星星和太阳。”
这时穆尼说道
“这东西就不能做小一些吗?”
“可以,同样一百倍的可以做这么小。”百里燕比划了一下,约八九厘米的样子,接着又说“但效果却会很差,所以只能做的大一些长一些,用起来更方便。具体的细节古达帕大人和菲戈斯也很清楚,你可以问他们。走吧,先去看看,黄昏后看的更清楚。”
理论上八厘米口径的望远镜能做到一百六十倍极限,但问题是此时凸透镜无限接近于与球状,而凹透镜中央变薄,因此凸透镜是可以无限接近与球状,而凸透镜却不可能无限变薄,这种望远镜只能看远,调焦能力有限,也是折射望远镜最大的弊端。
如果使用反射望远镜结构改善情况,反射镜和反射角的增加将扩张口径。同时较小的口径并不利于大范围观察天体。因此在调焦、口径、倍数间做出权衡,最终把望远镜做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