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泄私愤,纵然有晋国驻兵,但晋国不会为此出头。”
百里燕新生恻隐,赵安陵接话说道
“在下倒是有一计,可令歧国化险为夷。”
“哦,赵先生快说。”
“晋国在歧国有驻军,其虽不会为歧国出头,但歧国每年向晋国纳贡,歧国被卫国欺压,晋国同样会因此受损,因此侯爷可在此之前加强与歧国与西海诸国贸易,增加歧国税赋,歧国税赋增多,则晋国收益。
卫国找以国泄愤,晋国倒手利益因卫国而受害,以晋王秉性定不会忍气吞声。势必挟中原战胜之余威向卫国施压,如此歧国可避此祸。”
“安陵言之有理。”宗伯泰肯定道,接着又说“晋王颇爱脸面,而好蝇头小利,此法不失为妙计。若能在三两年内提曾与歧国贸易,晋国从中收益不会坐视不理自己受损,此法可行。”
“既如此,本侯尽快调整外贸事宜,以求尽快提曾歧国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