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驶过我军火炮阵地,请务必调整炮口乃至停止射击,以免误伤我军船只,各位可都明白。”
“我等明白!”
众人异口同声,百里燕挥动手杆指向江泉说
“待消灭卫军水军,陈瞿将军留下水军主力一部继续往来江面巡逻,消灭残余卫军水军。同时率主力返回泉河,会同剩余战舰与船只,赶来阳都港口,周空将军的第八镇军,薛胜将军的第七镇军一部,共计五万人将先行登船,由本帅亲自率领前往登陆地点上岸。
待成功登陆站稳脚跟,大都督蒋杰,率领武备营后勤科与辎工营赶赴飞霞栖,也就是我军此番登陆地的对岸,架设江面浮桥,同时陈瞿将军着令海军水军各一部,南下警戒,阻挡一切敢于靠近我军浮桥之敌,不听劝阻者部予以击沉。”
这时叶信担心说道
“思水江水流湍急,在江上架设浮桥,这恐怕不容吧。”
“是不容易,故而此番假设浮桥将采用新法,而且已在望亲江畔秘密实施四次架桥,万无一失。待浮桥假设完毕,我军将可由此大举过江无需摆渡。”
之所以将登陆地点选在虎口湾以北二十里,百里燕看重的正是此地距离东岸咸军一侧的飞霞栖距离不到两里地,虽然不是甘府郡段最窄的,却也是当下技术条件花费代价最少的登陆地点。
尽管有纵身达一里的滩涂,并不适合步兵登陆,但卫军同样也没有在此设防。
首先,抢滩登陆不可能抢淤泥里登陆,更不可能在纵身长达一里的淤泥里上岸,对步兵而言无疑是灾难的,所以天生不是登陆的场地。
其二,抢滩登陆需要港口码头,没有港口码头,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人员装备同样无法迅速登岸,而登陆后的补给也成问题。
虎口湾、箭鱼滩均没有港口码头,但是具备就地上岸的便利,因此没有码头和地利,咸军上岸后后续的登陆集结乃至物资转运都是问题,杜锐勋明白这个道理,百里燕当然更清楚。
其三,现有的技术条件不支持登陆,至少站在杜锐勋的思维中,咸军根本不可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片慢无尽头的淤泥里登陆。更何况距离虎口湾只有二十里地,在这里登陆,短时内将被卫军部扑灭。
以上三个原因制约了当下多数登陆地点的选择,但并不妨碍掌握“高新技术”的咸军化腐朽为神奇。
“浮桥将在三到四内架成,期间陈瞿将军继续往来阳都于登陆地点转运兵马于补给,同时第三集团军各部向飞霞栖集结,第二集团军在第三集团军渡江过半后,开始集结渡江,甘府郡防务转交赵帅第一集团军负责,待攻取德康郡后,开始第二阶段作战任务,任务由各集团军内部公开,眼下暂不做安排。
第三集团军过江后,首先歼灭反扑我军卫军,卫军若溃退,叶信将军率骑兵本部与本部步军骑马,携带辎重马车两千辆向西突击,优先切断卫军退往原山郡陆路退路,不得令卫军西逃。
同时周空将军第八镇军、广信军为前军,薛胜第七镇、徐谨第一镇为中军,方亮、田鹏第六镇携带辎重车马向西开拔,尽快于叶信将军第三镇会师。”
“我军一路穿越而过,德康各地城池不打了吗?”叶信问道。
“不,卫军一线驻军沿江布置,在我军火炮覆盖之下伤亡势必惨重,而我军登陆之后,位于箭鱼滩和虎口湾以西的卫军将会反扑我登陆咸军,故而卫军主力将在开战后的三至五天内损失溃散半数以上,惊慌失措之下其无力继续抵抗,因此将向西溃散龟缩如各地城池。
待我军浮桥修成,你叶大将军的第三镇军尽数骑马过江向西突击,除非遭遇敌方骑兵,能绕过则绕过,绕不过则碾过去,但是不要攻城。
此后德康各地战事将交由第二集团军与第一集团军,我军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是过江于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