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才能独立操作迫击炮,对技术要求极高。
当然,也可以用跳眼法背射表盲操,但绝无普遍推广人人都会的基础条件,同时盲操的精度也未必有多高,况且说现在炮弹产量不大,一发迫击炮弹也不便宜,盲操也是用炮弹喂出来的,因此仍只能以来光学瞄准具。
而永兴城新式教育推广至今上不足十五年,数学普及推广还不足十年,期间接受中等教育的青年并不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就更少。
由于重点抓基础教育和工业发展,十年间培养的人才还要分配掉技工科研学术教师勘探军事部门等,无不是人才消耗大户,最后留给军队的并不多。
为此只能在武备营招募一批接受初等教育的兵员,增加中高等数学课程培养一批,同时再招募一批接受过中等教育的兵士,开办专业化的炮兵学科。
因此每一个观瞄手的价值就不是损失几个人,赔偿一笔抚恤那么简单。从基础文化教育到完成炮兵科目培训,整个周期需要五年以上,如若接受中等教育,就需要七八年,损失的不止是钱,而是时间和宝贵的人才。
今后技术进步,武器装备更新迭代,后膛炮的大量使用需要更多的火炮观瞄,炮兵引导,以及中层指挥人员,这些都需要培养。
迫击炮作为当下唯一普遍装备光学观瞄具的炮种,本身具有试验田和种子选拔培养的基础,日后炮兵基层中层将官都将从炮击炮兵中选拔,现在炸死一两个人,日后损失的可能就是一两个炮兵营。
为此百里燕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个添加火焰管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重复装填的悲剧。
炮弹弹出炮筒同时点燃尾焰管,喷射大红色火焰,尾焰持续燃烧两百至两百三十米后燃尽,观察手根据尾焰可判明炮弹是否出膛,尽管有时因为储存和装配工艺问题尾焰管会失效,增加了检查频率,但总好过没有的强。
此番西征共计装备迫击炮七十门,一门炮编制三个人,七十门炮就是两百一十个接受过初中等教育的士兵,如果都培养成机床工人,几乎可以开办一个中等规模的机械加工厂,日夜生产枪炮和工业品,其一生产生的经济效益以亿万计,现在转为炮兵,死一个人的直接损失都是巨大的。
连续打了三发,穆尼始终无法理解炮弹如何就自己飞了出去,但对面掀起的三次爆炸,让他切切实实感到时代变了。他说道
“这种炮你们有多少?”
“要多少有多少,本帅随时可以大量生产,要一千我有一万,今后还会有更好,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火炮。其实你们应该庆幸,没赶在这个当口上北侵,如果换做是现在,你们来多少,本帅送你们一人一发炮弹也绰绰有余。”
百里燕此言既是实话,也是虚言,多少有些恐吓的意思。
迫击炮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炮筒的金属材料可以凑合,只要处理工艺和精度过关,生产极为方便,因此倒也可以大量生产。但迫击炮炮弹生产需要先行浇铸铸件,也可以锻造,但锻造需要占用设备,当下设备紧缺,能耗和效费比不高,因此铸造目前较为划算。
然后上车床车削外形,加工螺纹,定制尾翼,装填火药引信,工序复杂得多,又缺乏熟练工,产量少得多。
此番七十门迫击炮,每门备弹三个基数,约一百三十五发,七十门不到一万发,几乎搬空了所有储备。一万多发看起来挺多,但以每分钟二十五发的射速敞开了打,也就能打五六分钟。因此若非是激烈交战,每分钟只打两到三发,或三到五发。
咸军炮击持续不断,至中午,江泉城南北两翼卫军死伤殆尽,下午百里燕调整打击目标,炮口转向江泉城东南北三面,对其城头与城墙实施火力打击,为避免殃及城中百姓,弹丸延迟均设置在城头临空爆炸,同时使用延迟弹,嵌入城墙实施爆破,以摧毁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