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伐交(4)(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102 字 2021-03-06

可以放心,贵邦与我国交易所货物若有延期,由此产生的信誉损失责任不在贵邦,产生的损失也由我国承担,若有债主与贵邦交涉,可让他们前来找我,只要合理,本侯愿赔付应有损失。”

西貘夷与咸国间的贸易多数签有合约以及保险,卫国封锁西海,无故扣押咸国商船产生的损失理应由保险承担,官方层面现在有百里燕主政,会按程序办理,但民间层面的交易就很难说了。

西貘夷刚与咸国单方面贸易接触,形势良好,当初为避免纷争,保障双方权益,百里燕建议他们与民间交易时应根据咸国《契约法》订立契约并参与保险。

现在咸国商人被扣船扣货,甚至已被卫国充公,由此产生的损失保单根本不够赔的,因此是必要找西蛮人的商会算账。

当然,按理说战争是不可抗力,损失了自认倒霉,但眼下不是这么回事儿。百里燕订立保险条规时也回避了“不可抗力”,进行模糊处理,视情况进行操作。

如果写入“不可抗力”,以当下人的思维,海难显然也是不可抗力,洪涝灾害也是不可抗力,被车撞死也是不抗力,如此也就失去了保险的意义。

综合各方因素,百里燕决定由国立钱坊先承担保费损失和赔偿,而后再找卫国算账索赔。此外也必须考虑到日后对待西蛮的政治态度。

版图统一后咸国也要面临如何对待外族的问题,百里燕更倾向于文化包容,地理统一,政治协商。让外族对中原有认同感,在不独立,不对抗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对的独立和地域自治,但决不允许搞地理上的分裂和武装对抗。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在文化经济上面拉拢扶持西蛮,政策上适当给予倾斜和照顾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得让他们感到咸国是可以信赖的,而不能继续以野蛮的殖民武力方式去解决土地和财富问题,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对于百里燕的保证,古思弥汗很是满意

“万分感激阁下的无私帮助,我族永远也不会忘记阁下的这份恩情。”

“呵呵,本侯虽已经答应派遣海军打通商道,但眼下尚未成行,古思弥汗大人言谢不免过早呀。”

“阁下所言极是,是在下言之过早了,还劳阁下多费心,尽早打通商道,解我族忧患。另外我族认为在贵国所学受益匪浅,故而希望能增派两千学生前贵国研习,不知永兴侯意下如何。”

“这个啊……”

百里燕顿感诧异,因为两千实在太多了,犹豫之际古思弥汗又说

“我族还希望能从贵国购买最新式的火器,学习贵国的军制,金银珠宝都不是问题,只要贵国有的,价格公道,我族都愿求购。”

“实不相瞒古思弥汗大人,这非是金银钱帛所能办到,两千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贵国前年年底才派三百人的留学生,如今尚未结业,又要派遣,我国实在腾不出手安置贵国学生。”

“那阁下以为我国派遣多少人更为合适?”

古思弥汗真诚问道,百里燕深思熟虑后说

“今年如若顺利,年底之前可再派三百人,等明年梁孙两国学员结业,贵邦再派学员也不迟。至于新式火器,眼下我国尚不足用,且威力巨大,我国暂无对外出售打算,还望阁下见谅。”

古思弥汗一口气派两千人百里燕着实有些吃不消。一是梁国孙国大量工匠正在受训收尾阶段,咸国自身还要培养人才资源,在不影响生产前提下能够腾挪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

西蛮派遣的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而培训的又高于普通正规学生,所以培养起来格外耗时费力,周期也长达五年,一口气增派两千人过来,根本收拢不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供他们消耗。

此外古思弥汗想要的单兵武器更谈不上外销,截止去年底永兴军工厂一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