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换发了新式兵器,咸王若是翻脸,可就上了梁国的当了。”
“那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梁国做大,祸害本宫吗!”
西寰质问道,季锦昇言
“以属下之见,殿下可暂观事态发展,同时将消息速报大王,以防大王情急失策中了梁国的奸计,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属下以为,消息若是传开,各国诸侯绝然不会坐视不理眼看梁国做大。”
季锦昇这句话算是说到了要害上,相较于咸国的做大做强,梁国做大做强才是诸侯最大的噩梦。
如果有朝一日梁国坐拥咸国一样的科技经济军事实力,梁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所有诸侯权利,就因为梁国是政治上的宗主国,收回分封土地完合情合理合法。
退一步说,哪怕政治体系瓦解,丧失对诸侯的约束,梁国依然能以压倒性的军事经济实力消灭诸侯。而且在此之前,咸晋志卫四国已经被梁国搞垮,一个作用两百多万平方公里,拥有相对发达科技和雄厚军事经济实力的梁国,无疑具备了重新统一版图的所有必被条件。
正如季锦昇自己说的一样,诸侯不会坐视梁国扩张暴走,形成新的政治威胁。
就在出让五郡消息传开的当日下午,卫国使臣卢贾找上诺一言府上讲理,不过再也没了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劲道。
而与此同时咸王的回复用密件火速发往博源,两天后内朝正式讨论的结果用鸿翎急件装模作样的发往梁国。
王号事件五日后下午,卫王回复申通浩的密件送到博源,一起秘密到访博源的的还有卫国当朝宰执楚业,是卫国相国楚梓李的胞弟,卫王钟栋岳父,前大司马楚成的次子。
申通浩发出消息要比百里燕早一日,而卫国国都距离梁国近,咸国国都距梁国远,中原水网集中于中原腹地极其以北还有北海沿岸一千公里纵身内,而中原以西的水网则无东面密集,因此从博源骑千里跃发送消息前往卫国,比前往咸国的效率更高,渡河过桥至少减少六成,申通浩先于百里燕借道消息并不奇怪。
“申大夫,大王的旨意可都清楚。”
楚业问,申通浩点头肯定道
“既然大王将和谈事宜权托付宰执大人,下官遵命便是,不过有件事下官还得嘱咐楚大人小心。”
“何事但说无妨。”
“那百里燕不是等闲之辈,咸军更是有滔天战力,如今局势诡谲,宰执大人还应谨慎应对,以免上了百里燕的恶当。”
“申大夫放心,临走时大王再三嘱咐予我,如何行事我自有办法。明日就请申大夫将百里燕约到馆驿,待我与他面谈。”
申通浩作为驻外使节,其职权仅限于梁国范围之内,百里燕突然与之接触,申通浩并不熟悉咸国和卫国事务,因此所能调动的政治资源和经验不足以应付百里燕的要求。
同时百里燕是政府部长级别的高官,申通浩不仅级别并不对等,其也没有收到卫王的授权,因而申通浩只能代为转达消息,并不能做出任何的许诺和政治约定。
卫国人进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开,百里燕同样得到了消息。
“可知来人中都有谁?”
“启禀副帅,尚不清楚卫国派遣何人前来,但可以肯定其中半数不是当日出城的卫人。”
魏琦详细禀报,百里燕看向关龙翔说
“我料定此一行人中定有卫国内阁,先生以为呢?”
“副帅借给申通浩二十匹千里跃,不正是助卫王送一员心腹而来吗,又何必问在下呢。”
“话是不错,但就怕卫王没能领会本帅心意,白费了这番苦心。”
借给申通浩的二十匹千里跃名义上是借给他加快通信,尽快促成和谈,但实际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真正目的是让卫王派一个权大使来谈判。
说话之际,刘伯勋进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