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西线和谈(1)(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310 字 2019-09-20

咸国攻卫,诸侯摄于咸事实力而不敢冒犯,但如果咸国一夜吞下卫国十五郡县,这些个诸侯也会用脑壳硬碰咸国的枪子,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卫国。

如今钟廷要自立,其地盘只能在咸军占领下的土地,这件事在军事和政治根本上绕不过咸国,而政治层面同时也绕不过梁国。

咸国作为梁国的下邦,册封诸侯是没有政治依据的,同时诸侯擅立诸侯也缺乏政治合法性。

当然,将大国分裂成小国更利于利用和摆布,但百里燕现在更多要考虑地缘政治破碎,和日后大一统带来的深远影响。

如果由咸国册立诸侯,并提供武力保障,罩着新生诸侯拉拢为小弟,咸国就必须给予其经济实惠和国力扶持,这将进一步分走咸国经济稀释财力,同时也会因为新的地缘政治变化,让局势更为复杂。

而且新诸侯都是咸国的下邦了,晋国这个上上邦岂不更是大宗主国,晋国隔空遥控,乃至渗透新生诸侯,最终受益的还是晋国。

如若咸国不以武力和经济保护新生诸侯,又势必眼看他们被其他诸侯所攻伐攻灭,进一步加剧中原动荡,这也不是百里燕所想见到的结果。所以钟廷若欲自立了,情况会更复杂。

但如若不答应钟廷自立要求,谈判可能会更加漫长,以至于将卫军推向梁国一边。

卫军现在慑于咸军的武力和妻小人质,已丧失继续与咸军作战的勇气,但并不意味着卫军没有退路。

如若西线卫军听从卫王安排与梁国面媾和,久拖不战,亦或是回避正面谈判,一直拖到咸国国力见底,最终逼回谈判桌上,届时妻小人质这张筹码的价值反可能被大大弱化,所以筹码的时效性成了当下百里燕必须慎重考虑的重点。

思索之际,宗伯泰接过方才话说

“副帅不妨与钟廷先行接触一番,试探其底线。而册封诸侯之事可顺其自然,另作谋划。”

“另作谋划?如何个另作谋划。”

“如今中原尚存诸侯多为梁朝开国诸侯,按例只减不增。但并无绝对,历来皆有诸侯分体而自立者,梁国并未讨伐亦加以册封,可见若是对梁国有利,梁天子仍会册封。如今卫国与西海四国便是当年分体而成,卫国若再分体,只要对梁国有利,其依然会册封。”

“先生是说,只要给予梁国实惠,此局可破。”

“不错,但副帅还需谨防钟密钟槐二人如法炮制亦自立为王,以免事态恶化。”

“这恐怕甚难。卫军内部派系林立,消息走漏也是迟早只之事,而且钟廷只代表西线卫军一股势力,并不包括其他卫军,想来钟廷自立消息定是瞒不太久。不过若是钟密钟槐二人都欲自立,本帅倒是有一法可破之。”

宗伯泰闻讯眼前一亮,他很清楚百里燕不愿意看到中原版图继续破碎,再封几个割据藩王,但他实在想不出良策压制卫军诸势力割地自立。遂是问

“不知副帅是何良策能破此局。”

百里燕浮出一抹神秘笑容,显得很是高深莫测,他说

“天机不可泄露,不可说也,呵呵……”

“哦……”

宗伯泰一息轻叹,未在多问。但是心中已是开始演绎推算,很快得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与宗伯泰商定计划,百里燕反复认真推敲了一个多时辰,而后率护骑五百余人,北上赶往瑞郡薛胜大营,就自立之事与钟廷磋商。

钟廷是当今卫王钟栋的二弟,老王钟盛的次子。钟盛残暴,其四个儿子基本都继承了这一优良“血统”。

但钟盛却不是昏君,其在内政方面颇有建树,在他一手操持下,将旧贵族奴隶制带向了巅峰,使得卫国以极为落后的体制,创造出领先一个时代的国力,加之幅员辽阔人口充裕,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