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倒是很方便,使用时取出修复膜贴与伤口患处,肌体修复膜被人体外皮组织缓慢吸收愈合伤口,是自体修复器损毁失效或没有之外外的补救措施。可根据伤口大小选择肌体修复膜尺寸,每处急柜箱共计十二包,六种尺寸。
舰船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一急救站也有大型急救货柜,存有五万包肌体修复膜。
从狂澜提供信息来看,货船改装充当武装运兵载具,登陆舰是大概率事件,常备有大量医疗物资模块仓储是常态,而且成本在这个等级文明下几乎可以忽略。言外之意,百里燕看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仅仅相当于普通的药房购买的常见器械和非处方药。
此外百里燕开始怀疑未来文明战争的形态并非前世所认知的纯无人化智能化机器人化,当文明和技术发展到更高层级,依然需要生物宿主,否则还要准备这么多的药品和器械做什么。可见无人化智能化机器人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进步,在日后会出现某些死穴。
毕竟遇到狂澜这种信息形态的物种,人工编写的逻辑智能没有抵抗能力。
第五类药品有点特殊,是基因燃烧质和蛋白酶介质。
基因燃烧质通俗理解相当于毒品或肾上腺素,但不会上瘾,用于增强人体多机能效率,提高战斗反应速度。根据使用物种的不同,基因燃烧质作用时长也不同,有的物种因为突变性和排斥性无法使用。
尽管不会上瘾,但也有副作用,虽然不会对遗传因子造成损伤,但会减损寿命以及事后疲劳症。因此基因燃烧质的使用必须建立在生物肌体修复治疗技术基础上。另外可以选择退质剂,对冲燃烧质,退出基因燃烧模式,缓解副作用。
蛋白酶介质是外星生命提取各种蛋白和干细胞经过引导诱变合成的新型蛋白酶介质,经过数十上百万年的进化演变,蛋白性质稳定,对伤口内受损脏器实施注射或手工填入,从而促进脏器的愈合。
药品和生物制剂毕竟是存放了一千多年的东西,保质期是个严峻问题,即便是高级文明的技术,保质期依然是有限度,能用和不能用的仍然需要鉴别和取舍。
狂澜建议下,百里燕拆掉了舰体内的一处排泄站,一处气体微生物过滤器。
排泄站也就是厕所,即便是高等文明,饮食和排泄依然没有解决技术上问题,尤其是宇宙活动和战争活动重新回归生物宿主后,生命载体的活动对饮食的依赖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技术改善饮食技术。
通道末端有微生物测控系统,气体微生物过滤器安置于舱壁墙体隔膜内,使用微态粒子交换技术,可以对密不透风的墙外空气进行抽取和交换。
这两套设备对于眼下的人类文明,将就着用于生物检测观察和微生物培养倒也可行。
狂澜将基于微生物测控系统,与棒式中央计算机组网,对药品进行取样检验筛查,同时结合当下星球现有的动物矿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展开研究和数据配型,从而开发药物和疫苗。
当然,仍需要前期的基础技术建设和时间周期,尤其是药物进入基因和分子阶段,传统的反复试验更多依赖于计算机处理后的配对数据作为参考。
狂澜能通过庞大的数据库,对药物进行更为高等长远的数据运算,选择最适合当下技术制造能力的药物样品,再由人工生产。
更重要的是狂澜的数数据库可运算量,能计算出药物和生物制品对生物生理机能和基因长远的恶性影响和良性影响,有助于改善生物肌体的进化,减少基因缺陷引起的物种灭绝和突变退化。
对舰体残骸的搜索进行了三天,发觉和拆走了不少设备,其中多数不便携带和重复设备保存在狂澜指定的安舱段由他负责保管,到用时再取用,以防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大量损失。
关龙翔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