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吃不消呀。”
卢皋不免担心按伐卫的规模,咸国根本支持不了两年,下刻百里燕说
“卢大人且放宽心,此战不同以往,我国暂不会国动员。但要加强各军与各地辅兵预备兵训练,各镇员额也暂不做扩充。年底会有一批647648型枪械空额,本侯会即刻拨付到地方,用于辅兵与预备兵操练。
另外腋目人来犯消息尽快发往各镇,告知各军主将,做好随时应战准备。”
649年伐卫更多打的是声势仗,同时通过练兵加强参谋本部和各级将官指挥协调能力,让咸军具备百万级别作战等能力,后勤保障并未转入战时总动员状态,因此这种仗只能打快仗,拖不起。
而今是与腋目作战,完不知对方底细和战术战法,贸然动员弄不好得不偿失。
另外百里燕还担心腋目人对人类的了解,远超过人类对他们的了解。
尽管因为人种和文明发展模式不同,人类内部文明存在有差异,但基本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因此在不掌握腋目人详细情报之前,他不会大范围动员。
650年战后至今,咸军已陆续削减至战前员额,除海军武备营外,镇军员始终额维持在三十三人万,辎工营仍是二十万,枪械的配发使得咸军战力大幅提升。
若非腋目人入侵,百里燕还将裁剪十五万陆军,编入辎工营和铁道兵,但会扩大海军和武备营,一面储备有经验的军官,一面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有鉴于战争的持久性破坏性,百里燕暂不打算扩军,但需要加强基层民兵和预备役,扩大基础工业生产,以便于随时转入战时状态。
文明等级差距越小,高等级文明对低等级文明的武力征伐代价越大。
以越南战争为例,不考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炸弹之母等国际规则约束的武器,常规战争需要付出的经济物力人力代价相当之大。
掌握先进技术的一方,未必能够战胜技术相对较低的一方。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本世界文明仍然遵循有某些外力政治规则,如联合国,其他大国。
如没有这一政治规则,大可以使用灭绝性武器。
当然,整体文明技术水平越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拥有越稀缺,甚至没有,因为技术理论与工业能力不配套。
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显然是没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因为还没有出现核子武器理论。只有认知到,才回去研究,研究出理论,没有工业基础和国力,也于事无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