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默不作声,原本已经到到嘴边的话二人有只好咽会了肚里改口认同
“父王英明,儿臣告退了。”
张佑承袭张隽继续接掌太尉的消息很快传回太子府中,西寰闻讯暴跳如雷
“百里燕,百里燕,这个狡诈的狐狸,其竟连死敌也拉拢为己用,世上为何有这等异类,简直天理不容!”
“公主殿下,现在看来是我们都看走眼了。”
季锦昇小心说道,西寰歇斯底里说
“这还用你说!现在张佑出任太尉,太子今后在想再拉拢也晚了,日后军政大军均落于百里燕一党,本宫和太子岂不成了他们的傀儡!”
“殿下息怒,张佑虽然承袭太尉之职,但其空有虚名而无实权,加之多年削权,其已无力量,毫无左右朝局势力,短期内不足为虑。”
“可眼看内阁外朝被百里燕瓜分,本宫岂能坐以待毙。”
“既然已经木已成舟,眼下只有暂避锋芒,静待时机了,殿下切不可意气用事而自乱了阵脚。”
“本宫岂能不急,太子一登基,内阁外朝均不在其掌控之下,这个国君叫他如何去当。”
“话虽如此,但殿下还是有机会的。从今日传出消息来看,此事是由高勋提及,而这些年咸国屡出泄密大案,属下怀疑这高勋应该便是咸国最大的内奸。其早年与广叔子关系甚密,而今诚道派欲除掉百里燕肢解咸国,想来这高勋恐怕在其中牵连甚深。”
季锦昇猜测道,西寰听着更加生气
“这怎可能,本宫的人日夜监视城,从未察觉其与诚道派与梁国有何往来,其如何里通外国。本宫反倒是认为,此人做事庸庸碌碌毫无过人之处,当初真是看走了眼,还以为此人能助本宫一臂之力。”
“公主切不可低估了此人,越是这等庸庸碌碌之人,越是可怕,百里燕对其评价可不低,加之赵逊用人独到,绝不会看走的眼的。”
“哼。”西寰并不认同,她说“赵逊若不会看走眼,怎就未看出此人是内奸,高勋若是内应,百里燕岂不知,还能容他活到今日,这些又如何解释。”
“这……”季锦昇哑口无言,想着西寰的说辞颇有些道理,要说赵逊有走眼的时候,百里燕再没察觉异样,显然不可能,更被说两个人精同时看走了眼。难道当初是百里燕设下的局,故意远在千里之外唆使高勋促成出兵的?
越想,这个答案似乎越是肯定的。
少时西寰又说
“咸国极可能是要发兵攻卫,本宫想令方旦回晋国一趟招募些可靠子弟,日后迁往咸国新郡,以扼控当地财源,季将军以为如何?”
“太子传话出来了?”
“这倒没有,倘若咸王同意发兵,事关机密,咸王定会严令不得向外透漏口风,故而本宫与太子约定,同若咸王发兵,他便令人传些无关紧要之事,不提发兵。倘若咸王不发兵,他便令人将此消息传出。
而现在一连几天过去,迟迟没有消息,那定是咸王决定出兵,太子便不能明说。”
要说西寰也蛮聪明的,机密之事不能透露口风,于是她便是钻了个空子,反向操作。不发兵则明说,发兵则不说,反正认准了咸王定会发兵,迟迟不见不发兵的消息,显然肯定是发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