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称病(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536 字 2019-09-20

,而农业只要不断从咸国获得先进技术,粮食产量也是可以无限增加的,这也意味着资源增加了,可以分封更多的权贵。

尤其是核心权贵阶层,为巩固自己的权利,而打击他人,就需要不断扶持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不断扩大权贵群体,以及依附于权贵群体的富人阶层。

这些如雨后春笋冒出来的权贵和富裕阶层,瓜分了咸国工业发展输出的带来的好处,尽管底层百姓收入略有微薄的增加,但贫富悬殊和生活质量差距严重两极分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和阶层利益冲突。

最要命的还在于,当改革无法在其他诸侯国见效时,所有人的目光无一例外的盯上了他百里燕一个人,他此时此刻无形中成了他人攫取利益的绊脚石,说简单了,就是红眼病。

李懿最终未能从百里燕口中得到任何确切答复,而姬康从张阶西寰哪里打听到的消息又自相矛盾,咸国是否出兵的消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然翌日,突然传出消息,百里燕病了,未参加例行朝会。

但到当天中午,一个消息在陔陵城中炸开了锅,据说两年前百里燕让卫国归还歧国土地,遂与卫国达成秘密交易,卫国攻取长孙之后,卫国即退还歧国土地,百里燕为此力阻咸王用兵,错过了发兵攻卫的大好良机。

如今咸王执意出兵攻卫,百里燕眼见密约无法兑现,遂跪求卢贾恳请卫国高抬贵手。

消息一经传开,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传播,至下午已是闹得满城风雨,更是有消息说百里燕昨夜是给急坏病倒了,可见是心虚了。

此消息一经传出,各方反应不一。咸王下午再度召开内阁会议讨论此事,内阁反应总体平淡,然太子反应非常激烈。

“父王,百里燕公器私用,至我国利益于不顾,其胆大包天瞒着父王私下与卫国交涉歧国之事,既是欺君,亦是里通外国,儿臣以为当治其罪。”

咸王负手背后来回踱着,故作焦虑和不安

“市井传言岂可为凭,太子此言莽撞了!”

“父王,百里燕身为岐人,其心始终向着歧国,不可不防啊。”

“哼!”咸王不悦,未理会太子之言,与其他内阁说道“永兴侯替寡人谋国二十余载任劳任怨,诸位爱卿也凭凭此理,说得通吗。赵卿,你可是永兴侯的恩师,永兴侯能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吗。”

“启禀大王,永兴侯为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其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二十余载,我国方能有如今局面,仅此一点足可说明永兴侯赤胆忠心。老臣以为此事有两处疑点值得推敲,其一,永兴侯此等睿智,岂能不知道卫国狼子野心,又岂能轻信卫国。

其二,歧国远在万里之外,被晋国占着,此事也轮不到永兴侯过问,即便永兴侯私下做了交易,这歧国乃是最大受益之人,歧使总该知道吧,否则歧国不知道,晋国不知道,只永兴侯一人与卫国达成密约,若是卫国毁约,永兴侯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嗯,赵卿所言极是,如此愚蠢之事寡人尚且能知破绽,更何况是永兴侯。诺卿,你以为呢?”

诺一言上前一步说

“启禀大王,赵司马所言臣深以为意。如果永兴侯与卫国有什么私下交易,臣以为应该也是贸易商货的交易,想当初张阶为游说我国出兵,永兴侯便以一千五百石生丝为价,结果被张阶所拒。之后便有了我国与卫国交易牛羊马匹牲畜,与奴隶和夜明珠的交易。

所以,要说没有私下交易,那是不可能的,臣出国在外也经常如此行事,否则邦交之事便没了手段,更何况永兴侯给咸国带来巨额收益,说他与卫国私下交易歧国之事,未免有些牵强附会恶意中伤之嫌疑。而且如此现眼的把柄,永兴侯岂能自己送给外人。”

“诺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