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伐交(10)(3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422 字 2019-09-20

有的江南春意,其造价和花费都不会便宜。在博源这座不太大的城池,有如此一座园林住宅,可谓十分罕见。

得知百里燕造访,尚在后宅的段凌匆匆来迎

“永兴侯大驾光临,本使有失远迎,还望永兴侯海涵。”

“昨日本侯忙碌在外,致使段使前来馆驿拜访空等一日,本侯深感过意不去,遂今日亲来贵府向段使赔礼。”

“诶……永兴侯日理万机,本使就是等上几日也是应该的,阁下里面请。”

段凌殷勤相请,百里燕随他步入园中,路上边走边问他

“贵国馆驿真是好气派呀,敢问段使此宅是从何人手中买下的呀?”

“不瞒阁下,此宅非是本使所置,而是天子暂借,故而本使是暂居此处。”

“哦……原来如此,那段使可知道此宅此前为何人所有,竟有如此巧夺天工之做。”

得闻百里燕大加赞赏,段凌颇有几分得意之色,他说

“此宅原为‘珪丘门’所有,天子来此后便征用了此宅。”

“珪丘门!”

百里燕蹙眉细思,略有所悟。见其有所思,段凌追问道

“永兴侯也知此珪丘门”

“哦,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珪丘门是中原各派中专门研究“地形学”的门派,如城池修建前需要选择地形,以有利于日后的防御和作战,河道的清淤以及运河的开凿,也要精通地形和水利。

其总部也设在梁国,但没有固定的总堂,因为他们多数时间像包工头一样,在外接单替人选址,也承接工程项目,所以常年跑在外地,技术的传承更多来自于施工现场的教育和做工。

由于施工周期长,需要集中门派人力,珪丘门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宗族和村落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到处替人修建工程项目,所以倒也不影响技术的传代。

盛元648年百里燕号召技术流派赴咸国效力时,珪丘门也派了大师子弟出谋划策,因此百里燕是有些了解的,却是并不知道珪丘门还擅长修建园林和土地规划。

但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模式在战乱频发的农耕时代无疑是脆弱的,无论是征发劳役还是征召兵役,珪丘门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保障其不受征召的特权,于是只能缩在政治稳定的梁国谋生。

段凌居住的这所豪宅,正是当地珪丘门钱氏家族的私宅,之所以能修如此豪华,与土皇帝姬丰不无关系。姬丰的宅邸就是钱氏给修的,比钱氏私宅还要豪华,所以天子没看重钱氏的私宅,而是住进了姬丰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