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出巡(4)(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024 字 2019-09-20

这时砡工派掌门段颂之笑着说

“呵呵,若是一日只走百八十里路那实在是太少了,仅此机车车头,每个时辰最快可跑一百六十里路,若是拉满十车箱铁矿,每个时辰也能走四五十里。若是改为拉人,每个时辰能有六七十里路。”

“一个时辰六七十里,这么快!”

卢皋大吃一惊,这时百里燕说

“步军快速行进,六七十里一日已是极快。有此火车转运兵员,昼夜行车日驰七八百里,兵员可得修整,同时亦可赶路,十分之便利。大王,不妨上车以试,此车便利如何。”

“嗯,寡人正有此意。”

火车设计论证最早源于盛元645年,647年造出了一台养车,时速约为每小时十八公里,载货后只有六七公里,要说效率,肯定比骡马高,但这个速度依然太慢。

尤其是百里燕决心修建一条宽轨中重型铁路,宽轨有利于早期传统机车的提速,因此车速太低不仅投资巨大,效率还不高。

为此设计指标定在车头最高时速六十公里每小时的标准重新设计。

然现实是残酷的,几经设计和改进,陆续生产的几台样车均不能满足设计指标,最快的正是眼前这一台最终投入使用的机车,机头最高时速四十五公里每小时,一个时辰就是一百六十里,一天能跑近两千里地,能拉十至十二车皮的重载货物维持十四至十五公里每小时的行速,基本满足了货运需求。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火车冒着白烟拖挂着五节客车车箱缓缓上路,在呜呜声中吭吃吭吃的跑在铁路上,咸王又惊又喜,忙是说

“爱卿,此车比马车走的快呀。”

“是的大王,如若比马车还慢,此车便没了意义。再则,人吃马喂都耽搁时间需要修整,而此车靠站后只需装上一车箱煤,便可永远跑在铁路上,永不停息。

臣有意明年或是后年,待永兴钢铁大幅增加之后,开始陆续修建铁路,不仅可消耗钢铁,铁路在修建完成后,平日以拉运各地货物与百姓赚取利钱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战时可做转运器具,装运粮草军资,乃至兵士迅速转往各地,十分便利。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照此说,日后亦可修到中原各地?”

“是的,我国版图所到之处,便是我国铁路所到之处,如此便可解决因版图巨大而调兵迟误的弊端。”

“既然永兴侯以为此法可行,那就放手去做吧,不过寡人有一点要求,爱卿务必记牢。”

“大王请说。”

“国库与钱坊虽然有钱了,但爱卿这个大总管可要守住寡人的财富,莫要滥用。多少年来寡人悔不当初,如今总算积攒了些家底,不能就此败了。”

“大王放心,铁路不是一日修成的,仅从甘府郡思水江边,修至东原郡望亲江畔,臣预计最快也得八年,慢些得要十二年。期间需培养大量工匠参与建设,积累经验与技术,因此快不得。如此修通贯通国东西的铁路所需钱资,可均摊至十二年国库岁入,倒也影响不大。”

修建铁路是一项长期工程,尤其是第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铁路,没有经验,需要积累经验培养施工队,进度不可能太快。

主干铁路修成后,还要修通各郡主干铁路,而后是通往各城的铁路,初步完善基本的铁路网,至少需要三十年至四十年时间,即便四十年后的铁路长度,放大到整个中原,这个周期恐怕得要上百年,才能修成基本贯通东西南北各大城市的铁路网。

除此之外,铁路的通车还面临另一个问题,既通信。

铁路的调度不可能靠人传,如果单纯依靠死板的铁路调度表,将严重降低铁路的效率,因此电话和有线电报的推动发展刻不容缓,发电站的建设也必须尽快上马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