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你会有更多的能臣,更多的子民,若都如此细分彼此出身,如何能用天下人治天下,你要记住寡人的话。
“孩儿记住了,但永兴侯毕竟是歧国世子。诸侯重用外臣者客将者不乏有之,但任用他国世子为重臣者无一例,孩儿还是不放心。”
咸王目光立时深沉了几分,郑重问道
“你是担心永兴侯造反是吗?”
姜蛰未做回应,只默默看着自己的父王,咸王这时却笑者说
“呵呵……你大可不必担忧,永兴侯志不在此,其纵有谋反之意,也无谋反之根。他一生生养十胎,却无一子,其若谋反称王,后继何人。以其秉性,是断然不会给他人坐享其成,其造反还有何意义。”
许多人谋无非两种情况,其一被逼的走投无路,其二心生野心,想自立为王,但无论哪一种都必须面对“储君”这个问题。
造反称王或是助他人称王,或是自己称王,自己称王就得传位于子嗣,亦或是兄终弟及。
百里燕一生养十胎无一子,造反称王将面临后继无人。当然,他有两个选择,其一从歧国百里氏贵族中则一人继位,其二传位给广信姜氏。
以百里燕秉性,绝不会将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一个弱小的外客,国内的政治局势也不容他让出王位。如是其二,让位广信姜氏,站在大局出发,王位还是姓姜,造反的意义何在。百里燕百年之后,如若旧势力复辟口诛笔伐于他,百里燕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此外造反必须获得足够政治力量的支持,仅靠百里燕一系,没有卤侯轩亭两家倒戈,政局翻不了天。
所以无论从哪一点出发,百里燕都没有自立为王造反的基础。除非太子以武力相逼,欲除之而后快,百里燕才会造反。
最后咸王判断的非常准确,百里燕志不在谋取最高权力,对于权力,百里燕更在乎“奇技淫巧”和天下一统,一个重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人,其对权利的“野心”势必小得多。
百里燕有生之年,也断然做不到一统天下,而其深知政变和叛乱带来的恶劣影响,造反是得不偿失的。
同时咸王也隐约预见到“权利”这个抽象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质,百里燕实际已经攫取了最高权力,那就是科技和生产力带来的新体系。而这些是咸王所不能的,也是自己的太子所不能的。因此要重掌大权,就必须有人懂科学,而自己的太子显然不合适。
对于已经攫取最高权力的人,还有何必要冒着巨大政治经济军事风险造反,只为得到一个虚名呢。
父子二人说话之际,焦木华在外隔门禀报
“启禀大王,太子妃到了。”
“快请。”
“诺!”
话音落下,阁楼的小门被横推着向右开启,西寰出现在走廊的尽头。
“西寰见过父王。”
西寰上前恭敬行大礼,咸王随和说道
“无需多礼,太子妃入座吧。”
“谢父王。”
收敛仪态,西寰径自坐到太子一旁坐下,余光间迅速扫过太子与咸王脸色,心中揣测着此前二人谈论的话题。待西寰落座,咸王示意蒋浩传菜。
尚膳监是负责宫中与太子府饮食的部门机构,与御厨房职能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尚膳监隶属二十四监归内府管,御厨房从二十四监独立后,行政上与内府基本持平,具有一定的独立财权和采购权利,直接向财政和皇帝负责
而二十四监统归君主内府管辖,多数的支出由内府负责,不足处由国库补贴。而御厨房独立后,衣食住行花销都由国库支出,而且还得要多少给多少漫天要价,这也是后期御厨房皇帝内府成为财政黑洞的主要弊端。
尽管只是一顿家宴,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