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伐交(5)(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512 字 2019-09-20

梁军抢先一步,截断了我军东进去路,只能眼睁睁看着梁军与贵国攻占卫国土地。”

“哦……如此说贵军被梁军所阻无法东进。”

“正是。父王得到消息已是去年十一月,从备战到发兵直到十二月底才完成,却不想咸军来势凶猛,年底之前已打到净源,梁军也在正月间出兵,我军由此丧失了出兵的大好时机。”

咸卫开战杜锐勋大败,孙国是在十一月才得到消息,但并未料到德康卫军会败得如此彻底,待到年底年初咸军打过来,孙国再想出兵已经来不及。梁国正月抢先一步出兵南下,孙国要出兵收复一些土地,却还要看梁国的脸色。

甄阔遂在去年十二月底赶到博源面见天子请求收复失地,结果被天子拒绝,理由是孙国如若出兵,梁国不再提供军事保护。言外之意你可以出兵,但被别人打了别来求我,我可爱莫能助。

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小心我宣布你为非法政府,给你取缔了,连那一郡之地也没有。

而且孙国沦为梁国附庸后,梁国在孙国有驻兵权,甚至连相国和太尉的任命也受到梁国左右,因此孙国出兵与否的决定权在于天子而不在孙王。

甄阔一直滞留至今,仍是等着列强分完之后能有一些残羹冷炙留给孙国,哪怕是一两块土地,也好过什么都没有。

这位甄阔公子说道委屈处立马潸然泪下,颇让百里燕感觉有几分刘皇叔的英雄本色,只要遇到难处就以泪洗面,可你身边没有诸葛亮呀,你哭也没用。

“太子殿下,我咸国虽占卫国十数郡,却不能尽吞之,如能尽吞之,本侯也不介意让出数郡助贵国复国。如今列强并起形势纷乱,咸军虽强,也难敌诸侯联兵来犯,本侯希望太子殿下理解我国难处,期望不要太高。”

“在下明白,天子忌惮咸国已久,咸国如若虎踞中原必为诸侯所算计。但在下实不忍我国百姓颠沛流离再遭欺辱,还望永兴侯能助我复国,此大恩我国永世不忘。”

甄阔行一大礼,百里燕故作于心不忍忙去扶他起身,松口说

“也罢,如今我军已与贵国接壤,日后让出一些土地倒也无妨,但是最终能得多少,仍得与卫梁两国交涉,太子殿下还需耐心等待才是。”

“永兴侯大恩阔终生不忘,待复国之日,我国定与咸国永结盟好绝不复叛!”

甄阔两指做剑状向天发誓,既有真心实意的感激因素,也不乏一些政治场上的做作。百里燕当然也不会真相信什么“永结盟好绝不复叛”之类的经典誓言。

尽管口头上答应给予孙国土地,助其恢复国力,但百里燕真正考虑的是封住卫国本土短期内再次东出,骚扰中原的地理通道。同时只有让孙国作为筹码,才能削弱钟廷钟密钟槐三人自立带来的政治破坏力。

原本只有梁咸和三个封王分地的格局,将会因为孙国的加入而打破平衡,整个已经被卫国梁国算计固化的局面也就不存在了。梁国阻止孙国出兵,既是遏制其获取土地恢复国力,同时也阻断了局面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孙国虽然只有一郡之地,但名义上好歹还是诸侯国,在孙国旧地的政治遗产和影响力远未消除,一旦孙国煽动孙国旧民到处暴乱,掀起义军,孙国无疑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政治松绑,谈判时就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让步。

要是梁国与孙国隔的远,倒也影响不大,但如今的孙国就在梁国腋窝下,孙国做大只能割走附近的地盘,如此等于是争抢梁国的扩张空间。尽管名义上这些土地此前属于孙国,但梁国绝不容许错过这次扩张的机会,于情于理都不容许孙国复活。

但对梁国不利的,就是对咸国有利,从现实意义出发,孙国现在是遏制梁国扩张野心的重要桥头堡,于情于理都应该牢牢攥在咸国手中。

安抚了甄